在这两天期间,我们先后聆听了来自全国优秀班主
华林飞老师认为,对学生仅有慈母般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新时期关爱学生 需要教育智慧。具体体现在:(一)以柔克刚,学会宽容与忍耐;(二)鼓励期许,掌握有效地励志方式;(叁)制度创新, 变人治为法治;(四)温柔一刀,何须动雷霆万钧之怒(五)沟通交流,捕捉时机走进学生的心灵;(六)和风细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整个讲座中,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教育故事无一不折射出华老师的睿智的思想光芒,而他那份对教育的执着与热情更是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他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教育创新的需要多个角度让人茅塞顿开:教育是一个激情和理性相伴的过程,如果把老师比作医生,那么学生出现的现象就是症,我们先要分析情况,然后智慧地对症下药。
下午两点,刘银花教授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不凡的谈吐,出口成章,旁征博引,且歌且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给我们以极大的精神享受和职业鼓舞。她从教师的“职业倦怠症”讲起,进而引入教书育人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作为教师必须拥有的人际智能,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要学会享受生活,有一颗赤子之心。
11日一天,高金英老师语言诙谐幽默,常常妙语连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大家交流沟通: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师德的基本内涵概括讲是一个教师人格、 能力、 价值观叁大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1、能力是基础。现代师德必须具备创造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能力;兼收世界文化精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能力;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创新能力。2、人格是动力。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根本,崇高的教师品质是师德的灵魂。 现代师德必须强调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利他性这两个人格特性。3、价值观是方向。师德在促进教师主体内在知、情、信、德、行诸因素协同发展,舍弃旧传统,在弘扬新道德的过程中,其必备的价值取向不能丧失,如科学精神、人文意识、奉献品质、创新观念。同时高老师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及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等。
短短的两天,三位主讲老师用高起点的系统理论、低落点的实践操作,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为以后如何扎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提升自己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和工作技能,给予了充分的溯原性应答。这次培训给我们的心灵高地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怎样静下心来?自己的工作发展期在哪里?怎样让职业的幸福感蜂拥而至?我们深深知道,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 (文:吴燕芬 图:尹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