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叁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叁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04-10
  •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怀宁04-09
  •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戈玉燕04-05
  • 五云楼11-16
  • 校门11-16
  • 体能训练中心11-16
  • 六艺楼11-16
  • 问渠楼11-16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课程教学>>教学动态>>正文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思考
    发布日期:2006-05-23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2006年5月23日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管泽锋

    【内容提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中学教育教学的创造性工具。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也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关问题,通过笔者与同事们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美术课设计整合的实践,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越性、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实践、思考

    正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它还促进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着瞬息万变的数字化生态环境,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

    近几年来,不少省、市、地区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研究,但多数还处于“课堂搬家”的初级阶段,对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研究还很肤浅,获得的一些经验也缺乏普遍性和操作性。因此,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已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一工作。笔者与同事们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下面谈一谈我们的经验,不当之处尚请同行斧正:

    实践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整合

    笔者与同事们制作了一系列网络课件,上传到校园网服务器上,,供英语教师在学校计算机教室上英语课使用。笔者以《澳大利亚》一课为例,开始上课时,以演示幻灯片的形式布置如下任务:
        1. What kind of country is Australia?
        2. What sports do Australians like better?
        3. What are the speci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aborigines use?
        4. What are the unusual Australian animals?
        5. What are the facts that help to make tourism a thriving industry?
       然后,让学生上网(校园网),访问相关网址,打开澳大利亚课件首页,便可见到文字介绍,地图,国旗,相关图片,和有关链接:People, Animals, Land等。学生浏览阅读首页之后,应当能解答第一题了,之后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点击有关链接,进入相关页面学习观看。比如,若想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的情况,可以点击 Animals 链接,进入澳大利亚动物页面。点击袋熊图片,便可进入袋熊页面,阅读介绍袋熊的英语文字,点击影片链接,便可观看一段有英语解说的影片。学生可自行多次重放影片,对照网页上的解说词文稿,细听解说。点击两个录音链接,便可听到英语说明。在学生学习浏览了有关动物的全部内容之后,就应该能够回答任务中的第四个问题。利用下课前的5分钟,请学生讨论回答全部任务的五个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这样上课,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人手一个鼠标,个个成了负有任务的探索者、自主自控的学习者;教师真正地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组织和制作网页课件)和指导者(提出任务,提供帮助,总结检查)。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在这样的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把自己浸入了一个多媒体的全英语的语言环境,阅读各种英语说明文字,聆听纯正的英语录音,欣赏有英语解说的影片,接触的是全新的多源化的英语材料。单就《澳大利亚》课件为例,就有:长短文字34段,图片60张,录音材料9段,影片5段。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这样上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水平,自主选择内容,自定先后顺序,自控时间长短,实现个性化学习,做到人人有收获。教师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实践二:信息技术与美术课整合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叁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颇费心思,尤其是实践设计课,如初中课本的《贺卡设计》、《装帧设计》、《招贴设计》和《标志设计》等,教师既要准备大量的图例,又要考虑在有限的课时内解决难点问题,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明显不足,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则明显降低,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编制中,我们紧抓重点、难点,将原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主动探讨为主,学生间协作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与学的形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如:在制作《招贴设计》课件时,选用多幅着名的和平运动招贴画,从内容、形式多方面进行分析演示,使学生对招贴画的设计构思进行全面了解,并在设计步骤上设置相应的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操作练习,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教学流程见下图:

    程序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运用音、画情景或设问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

    感受情境,对学习目标注意和感兴趣

    自主学习

    提供学习材料及简短的语言介绍

    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学习和探讨

    学生练习

    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做适当评议

    学生练习、自检,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交流

    调动学生参与交流和互评

    让学习成果进入网络交流,开展协作学习

    反馈总结

    归纳总结

    自我测试、自我小结,达到知识与技能综合提高

    在传统教学中,工艺美术设计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等环节实现。其中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讲解,给出图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班级集体授课和每节课时间的限制,在一堂课上能让学生自己领会和做练习的机会很少。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定的基础,即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显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能达到)。有了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媒体以后,就可以在课前编制好适合学习的教学软件。当老师讲解清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点后,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学习,可以学得快些,也可以学得慢些;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询问、或通过多媒体网络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完后,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使用奥翱搁顿来做练习。练习完后,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学生作品。这种自主、交互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通过信息技术和美术设计的整合教学,达到了使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其它课程的目的;同时,又强化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对软件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思考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越性

    1、拓宽学生视野

    电脑和网络,目前不仅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工具而存在,而且已经嬗变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拓展,成为了一个人类共有知识的平台。学生在业余时间,可通过上网来获取各种知识:上鲁迅网去看一看叁味书屋,到北京聚珍坊参观一下景泰蓝的制作,去迪斯尼领略美国式的童话,和集邮爱好者交流集邮的心得。这一切,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对于他们中文、英文阅读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2、增进教学效率

    (1)提高教师水平。学校的年轻、教师的年轻、经验的缺乏、资料的匮缺,也使我们的工作进展困难。怎么办?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积极参加区电教中心组织的各种活动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滨苍迟别谤苍别迟资源:利用电子邮件与兄弟学校的教师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精彩课件,在网上查找到历年的高考试卷,充实我们的资料库;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

     (2)增加课堂容量。要提高高中教学质量,就要解决高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矛盾。为了切实减轻负担,我们在精心备课、精选习题、精讲多练的同时,合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师生们共同研究《几何画板》这个操作平台,开发出《曲线与方程》、《椭圆复习课》、《多面体体积转化和应用》等一系列课件,其中有关教师在区级《几何画板》数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评比中获得了优秀课件二等奖。这些课件的运用,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增强,为数学的创造和发现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对高密度理解知识提供了可能。又如:英语学科进行了基于局域网的听力教学尝试,这种分层次、交互式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少同学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登陆滨苍迟别谤苍别迟,参与了洪恩在线的轻松英语、开心别代的旺旺英语……。这个教学尝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3、扩大信息来源

    及时把握信息是取得高考胜利的一个关键点。我们使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来获取信息,自己通过各种关系查找资料。但这些方法有些费时误事。因此,我们利用滨苍迟别谤苍别迟来搜寻信息,这大大扩展了我们的信息来源。对于参加高中的学生来说,大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买回来的现成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用起来,有时是事倍功半,这对于学生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充分利用了滨苍迟别谤苍别迟这一信息资源,从网上下载最新的试卷。如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的各科试卷和佛山一中、无锡一中的试卷……,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思考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计算机技能有待继续提高,谁也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能够灵活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比例还很小,在大力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一开始就感觉到不能适应,有人觉得麻烦,还不如“传统教学”省时省事,甚至还有人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持排斥的心理,这些都无不对课程整合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在许多地方和中小学校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硬件、软件条件及教师的观念都不符合教学改革的形势。同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人的培训、指导,存在形式主义等问题。

    3)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对此,许多地区和学校采取了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攻击和煽动,国内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垃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一定要防微杜渐,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4)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为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应该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推动作用。

    二十一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一些技能:①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 ②问题解决能力; ③批判性思维能力; ④学习能力,⑤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目标将使人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产生新的变化。随之,教育内容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要进行革新,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的许多实现的途径。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还要培养品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被看作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者要通过自己经验建构知识。这些新的应用重点强调学习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通过学生积极地获取材料来实现。

    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要强调在科学的教育观指导下,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课程整合现在还是刚刚起步,随着信息技术和发展及课程整合的深入,必将产生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刘儒德

    《中小学教育网》  网址: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课程整合论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