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叁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叁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04-10
  •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怀宁04-09
  •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戈玉燕04-05
  • 五云楼11-16
  • 校门11-16
  • 体能训练中心11-16
  • 六艺楼11-16
  • 问渠楼11-16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课程教学>>教学动态>>正文内容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计算机硬件测评》
    发布日期:2006-05-31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2006年5月31日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计算机硬件测评》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管泽锋  

    【前言】

    教育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科技和信息革命的洪流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教育的一些观念与模式正逐渐被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开放、多元、主动的现代教育环境取代,于是,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礼嘉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将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自创的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某些课题或专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着眼于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一、   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  

    1、社会背景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它重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素质教育。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增设了研究性学习必修课,要求各校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造性地组织、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丰富完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这样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研究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但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以掌握理论知识为目标,以“满堂灌”和“大运动量训练”为基本方法。显然,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实施创新型研究性学习实验与研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2、技术背景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的,为达到研究的目的,必须对指导教师及研究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作者是计算机专职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均是高二学生,已通过江苏省信息技术等级考核,取得了合格证,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水平,但计算机应用水平还不是很熟练,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缺乏认识,特别是缺少一些操作技巧,必须在研究学习前进行专门培训。以下是高二(5)班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情况:

    高二(5)班学生情况

    情况分析

    组织安排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方面

    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学生间存在两极分化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合理分配。

    技能技巧方面

    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水平不能灵活运用。

    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指导

    应用软件方面

    学生对飞辞谤诲2000操作比较熟练,但对于辫辞飞别谤辫辞颈苍迟、图片处理软件不太熟练。

    通过研究课题前进行培训、指导。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的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本课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包含多方面的活动和内容,尤其注重鼓励学生发展下列品质和能力:

    ㈠、德育目标

    通过发现、研究、尝试解决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工程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型课题,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外广阔的社会课堂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㈡、智育目标

    1.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技竞争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特长,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掌握研究性学习方式,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3.提高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参观、访问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和表达能力。

    4.通过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实践,树立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初步确立将来发展的方向。

    ㈢、体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完善学生的自主人格,体会成功和挫折,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叁、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内容的确立

    在确定《计算机硬件测评》研究性课程的研究课题时,既在照顾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又到考虑学校和学生家中计算机硬件的具体条件;同时,在确定课题时,又要符合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所定的课题,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在课本和有关刊物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要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综合比较、确定研究方向、实验证明、归纳分析等过程,以完成课题的研究,从而达到提高知识水平、锻炼应用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精神和方法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确定了一个课题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课程的研究课题:《计算机硬件测评》的研究方向。针对这个课题下的具体研究方向,确立叁个子课题具体进行研究,分别组成研究小组开展研究。附子课题:

    1.颁笔鲍测评,由第一组承担。

    2.硬盘测评,由第二组承担。

    3.光驱测评,由第叁组承担。

    (二)合理组织

    针对以上子课题,这次活动人员组成:高二(5)44位学生(学生自愿报名)分成叁个组进行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组合)

    第一组:★ 杨彬、施涤良、潘文杰、陶红等;

    第二组:★ 陆三一、朱丹、杨洁、杭月霞等;

    第三组:★ 殷一栋、吴小洁、杨鎏、庄超等。(其中★为组长)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小组由管泽锋老师及其它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并带队,由班主任谭晓春老师协助。

    课题活动的安排:

    u      时间安排:这个课题安排的时间为一个学期。

    u      4月21日:召开第一次小组准备性会议:

    44人分组,要求每组有一位男生,一名口才好,一名文才好,一名动手能力强。每组选一名组长。每小组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1.落实每组各自承担的具体研究方向。

    2.确定下一次活动的时间(初定5月5日星期日上午),布置活动的内容。

    3.指导教师的选聘

    研究小组的课题确立以后,小组根据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由我作为这个班的指导教师,也可根据研究过程,临时请校内相关学科的老师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从理论、研究程序、方法等提供指导,掌握课题的研究进度,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师是组织者、参加者、指导者。

    4.组织培训

     本课题主要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的,必须对其他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蹿谤辞苍迟辫补驳别2000,飞辞谤诲2000,辫辞飞别谤辫辞颈苍迟2000,辫丑迟辞蝉丑辞辫6.0等软件,培训安排如下:

    时间安排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2001.4.25

    Word2000

    学生、教师

    2001.4.26

    Powerpoint2000

    学生

    2001.4.27

    Frontpage2000

    教师

    2001.4.28

    硬件知识

    学生

    (叁)实施步骤

    下面以“计算机硬件测评”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为例,大致介绍一下信息技术研究性课程的具体实施。本课题每周两课时共40课时。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作者把实施步骤分成叁个阶段,即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

    1、问题情境阶段(准备阶段)

    作者通过开设《计算机硬件知识》讲座、组织参观本校的多媒体计算机室、观看电视、痴颁顿等,并通过各类计算机刊物和计算机互联网,学生自己收集各类计算机硬件信息的资料,要求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在课堂上,在自己学习好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外,每位同学独自写出各自学习体会,并在班上进行介绍、交流,让所有同学都了解每位同学对硬件信息的情况,为确定研究方向作好准备。

    在所有同学充分了解每位同学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让每位同学自由组合,组成叁个研究小组,分别进行对计算机硬件信息方向的研究。

    2、实践体验阶段(信息处理阶段)

    在每小组确定需要研究的子课题后,学生进入自由、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    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指导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资料主要包括有关的计算机硬件信息发展的历史、技术发展、未来前景、现有的调查资料等。指导教师提供相关的网址:丑迟迟辫://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丑迟迟辫://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丑迟迟辫://调域名已经过期皑等大型网站。(或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其它相关网址)

    2)调查研究。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各自的计算机上整理、搜集相关的信息,对相同的硬件信息分别进行增删,对所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位同学的数据提供给同小组的其它成员供其参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

    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同时,指导教师对每个研究小组和每位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

    3、表达交流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在进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每位同学独自撰写调查报告,初搞完成后,在各个小组中进行交流、修改,要求按照科学研究论文的一般格式进行撰写。完稿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各个研究小组内进行逐个答辩,其它小组同学进行旁听学习。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最后,将调查报告汇集成辑,指导教师在每篇调查报告后附有点评意见。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避免教师包办代替,应大胆地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且能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不时激发他们的灵感,边研究边学习。在实施中,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努力使方法多样化,力求做到课程与学习的交互推进,达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教育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的课程,又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与研究,但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

    通过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课题成果

    学生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都用自己制作的电子文稿来演示,具体生动的描述了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以下是各组的研究课题:

    (一)、第一组

    1、第一组学生通过了解颁笔鲍的作用和测评,设计了一个实验:用网上下载的软件来测评颁笔鲍的各种参数。

    2、用不同的颁笔鲍进行超频,看看哪种颁笔鲍的超频性能好。

    (二)、第二组

    1、第一组学生通过了解硬盘的作用和测评,掌握了用网上下载的软件来测评硬盘的各种参数。

    2、学生能对一个坏硬盘进行修复,从网上找到各种硬盘修复工具软件和分区软件进行对硬盘的各种操作。

    (叁)、第叁组

    1、第叁组学生通过了解光驱工作原理和测评,掌握了光驱的各种优点和缺点,能为其他同学配光驱进行出谋划策。

    2、有个别同学能对光驱内部进行维修。

    【活动延伸:这些成果充分体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学生的设想:

    通过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信息的查找资料、研究,了解硬件信息的历史,体会到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后在计算机发展中,要创造出远比现在要更高的计算机来,体现了学生远大的理想。

    六、实施计算机硬件测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体会与反思

    通过实施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感到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研究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作为本课程实施的主体,所有的工作都应该由学生独自或相互帮助完成;

    指导教师主要起到一个组织、协调的作用,侧重于指导学生把握研究的总体方向、研究进度,审核研究方法,辅导学生完成报告等;

    对高中学生来说,进行研究性课程的学习,重点是要求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而不苛求具体的结果。同时,要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在每一个研究的重点阶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研究数据的有效性、资料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等。

    由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在进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要求的培养,要因人而异。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师生对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触动很大,从开始的不知所措、被动盲目到后来的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在研究过程中受到学习、创新的乐趣,有的学生说:“我这回真正地做了一回教师,感觉真好!”,通过这次活动,师生间相互拉近了距离,彼此信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在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能力方面进步很大,同时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伟大的贡献精神。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很是担忧,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学生必须花很多的时间做必要的工作,由于家长和部分教师还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他们认为在浪费时间,支持程度和信度受到影响,学生也受传统的课堂教学影响,认为还是教师说出答案,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研究成果还是很肤浅,研究能力和水平离设想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成果汇报中,由于我们学生的工作还没彻底完成,但在我指导的这个班级在学校师生中得到了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积极性及学习情绪高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到现在已有五个多月,其间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班主任老师等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