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克难求进 再创礼中新辉煌
——2006届高叁工作回顾总结与2007届高叁前景展望
陈忠良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06年高考录取工作的结束,意味着2006届高叁工作已告一段落,作为一名领导与高叁教师,这一年来,与全体高叁同仁一起并肩战斗的生活,将成为我永久的精神储备,回首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留恋之情顿生,感慨万千。
2006届高叁有9个班,学生入学基础有目共睹,560分以上共2位同学,高考区指标任务0.3×2,录取分数大大低于鸣凰中学,生源素质起点最低,可以说一口气憋了叁年。要想在高考中出成绩,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高叁年级
2006届高叁参加高考412人,本科录取118人(包括27个借读生在内),其中艺体类41人。高叁(7)班姜晓光同学以优异成绩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高叁(6)班董敏楠同学590分超本一分数线18分被武汉科技大学录取。高叁(1)班,录取本科29人,本科率达60%。对照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学校领导面前所制定的叁个目标。即1、达线人数超指标,2、本科录取超100,3、高考评估壹等奖来看,已基本完成。
高叁就是谈高考,高考成绩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命运,今年高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各个处室同事的有力支持,离不开学校
本届高叁的主要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寻找获取成功的经验。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本届高叁得到了蒋校长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真心实意的关怀,每次高叁年级会议一定有校长到会。每次备课组集体研讨活动校领导都准时参加,蒋校长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和目标对象谈话,鼓励学生。蒋校长率先垂范,深入高叁课堂,及时与上课老师交流,指出不足,探讨交流。蒋校长还积极主动与兄弟学校联系,为全体
二、科学规划,务实创新
高叁是高中教学的最后一站。高考的胜利有赖于科学的规划。科学的规划首先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动态管理上,保证教学活动的规范,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
备课组充分发挥了桥头堡作用。经常地、正常地、有效地开展了教学研究,统筹安排复习活动,共同解决复习教学中出现的难题。集体备课以一周五一个教学时段,同时精细到每一天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根据各班实际再作具体调整。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一个“实”一个“效”上。
认真研读教材、大纲与考纲。通过认真研读,高叁年级组确定了把“过高过难的教学要求降下来,把学生的应试能力提上去”的总体思路,针对本届学生的各科基础和能力实际,采取低起点,多反复,勤反馈,有计划,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阶段学生工作,分类推进使复习备考少走弯路。
针对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这一新情况,我们的做法是:在复习教学过程中,不盲目赶进度,不盲目搞综合复习,不以考代练,不以考代讲,提倡“小题大做”“错题重做”“一题叁做”,“旧题新做”等。在复习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我们坚持“务实”原则。在复习教学中具体细化为“四精四必”,具体为:精选、精编、精讲、精练,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评之到位,补之有效。
明确阶段重点,在高叁第一学期一轮复习时主抓基础,在不偏出高考方向的前提下,让学生过好基础关。高叁第二学期二轮复习时,我们发现本届尖子学生数学基础较弱,立即马上利用晚饭后一节课进行强化训练,当晚及时评卷,收到很好效果。
及时召开模考分析会,在对三次模考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召开高叁全体教师会议和学生会议,分析形势,布置好后段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继续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交流学习活动,深入省前中高叁复习课堂,虚心学习,共同研讨,认真做好高考复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合理取舍,以期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为高考形势把脉,创造性地调整班级选科,高叁年级组
叁、以人为本,人文管理
一年来,在抓复习的同时,着重抓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我们通过每月例会制度,机动灵活的广播会议形式;王国权励志演讲会,李阳疯狂英语演讲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成功与自信教育,以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规范“两会”,即主题班会,动员会活动,使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为学生努力拼搏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舆论与德育环境。
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特别是临界生。9位
班主任工作着眼于“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高考”,在常规管理之外,更多的是成为学生前进的强有力后勤保障。高叁(8)高叁(9)班在教室拉出励志横幅。9位班主任同学生一起参加课间慢跑,高喊口号。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各位
密切家校联系,拓展学校的社会影响高叁,第一学期末,我们组织全体班主任兵分4路,对本届学生中的本科目标对象、进步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送温暖活动,将学校与老师的关怀送到每一位学生家里,所到之处,学生家长感激不已,周围群众啧啧称赞。这一活动不仅扩大了我校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被慰问的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进取心。为高考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及时调整晚自习作息时间。不少学生反映,进入高叁,学业负担加重,9:40结束回到宿舍,时间过早,年级组及时采纳学生的提议,从高叁第一学期开始进行晚自习的延时工作,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还是相当好的。特别是在延时内容的安排上,安排了15分钟夜读这一环节,学生十分欢迎,学习效果好。
四、齐心协力团队合作
2006届高叁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乐于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许多老师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不计得失,利用课间和休息日找学习谈心补课,真正走进学生。许多感人的事迹,举不胜举。王建仁老师身体有残疾,但从不喊苦喊累,高叁(8)班高叁开始化学政历史一年下来成为高考中历史成绩骄人的班级。很多学生因感动于王老师的精神,转而努力学习。数学备课组庄晓燕老师,虽然第一年教高叁,但谦虚好学,与老教师一起研磨复习内容,为提高数学成绩,多做实事。徐春霞、秦建英老师,在生病还未痊愈的情况下,勇挑教学重担,深受学生喜爱,年级组长谭晓春老师,几乎每天最早来,最晚离开,带领全体教师奋勇前进。叶梅娟、薛娇、章吉、王学勤、殷静玉等女教师,舍小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计个人得失。王燕老师为了本届高叁外语出成绩,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钻研上,工作热情高。吴超老师,跨两个年级,还担任班主任,却从来没有影响高叁的课务,仇旭老师,默默无闻,一有空余时间就为学生补习,还利用自己的专长,制作多媒体课件。蒋志云老师风里来雨里去,常常是顾不得擦干雨水就直接走进教室,中午在教室辅导时间最多的就是志云老师。徐文龙、潘晓伟老师到
2006届高叁拥有一支团结协作,高效运转,思维活跃的班主任队伍。本届高叁九位班主任,平均年龄30岁左右。不少班主任是第一次带毕业班,但他们9人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他们工作和谐而不是一团和气,相互配合而不是孤军奋战。相互理解而不是动辄指责。始终把成功与失败看作是一个年级共有的,而不是某个班级的。班主任队伍风格多元,和谐统一,令行禁止,保证了年级组工作的高效运转。所以对班主任队伍的科学化、人文化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动热情是确保班级、年级获取成功的最有力保证。
老师们,06届高考的硝烟已经散去,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为历史,但是时间可以过去,而许多宝贵的经验是一种精神财富。连续几年来,就是因为有每一届老高叁的力量被充入到新高叁的队伍中间,才使得我校连续几年取得可喜成绩。
我们今天坐到这里,不单单是看今年高叁高考情况如何,更重要的是要总结过去一年抓高叁工作的不足,作为教师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有多少人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呢?很少,留给我们思考更多的是从过去一年的教学中寻找到在今后工作中少出现乃至不出现的失误与欠缺和遗憾。高考喜人,高考更伤人,高考为大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但我们
新一届高叁的工作早已开始,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老高叁“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更加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发挥我们每一个老师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展示自己,发展造就自己。要认清形势,扬长避短,工作务实求效。
一是要看到艺术教育在我校高考中现成效,所以07届高叁艺术类考生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许多家庭与学生是冲着艺术类高考容易上本科,而不是对艺术的爱好与追求,他们的目的他们的希望过大过高,在他们的热情得到 定后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事实上艺术高考要求一年高于一年,难度一年大于一年的现实已经充分展示在他们的面前,每个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而从“难”字出发,在学习上作更多的付出与努力才能保证明年获取更大成功。
第二要注意确保高叁学生身心活跃与健康,虽是高叁,更应注意教育领先,过多的练习与作业,过长过累的时间付出不一定是获取高考佳绩的最好方法,我们也都已看到,艺术类考生在文化课上的时间和精力比文化类考生少得多,但许多学生同样取得很好的成绩,在艺术专业上有些学两年的学生成绩次于学一年的。这充分说明,在学习上外因不是决定的因素,而学生个人的努力与投入才是最重要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的科学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内在的竞争激励意识,要充分培养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目标意识,教师要科学地挑拨学生的拼搏热情,教师特别是
第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必须落到实处。几年来,我们提倡集体备课,狠抓备课组意识,但真正抓好备课组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特别是我校办公室分散化、备课组长年轻化大大地影响备课组工作的建设与发展。在我校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上,王欣言主任提出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人人参与、分工负责。各学科的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有一定的章节是自己主笔的,并要有内容留存于备课笔记本上,以备教学主管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是集体备课是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一个依据,而不是现成教案,教师必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作二次加工,同时也是量化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这也是提醒每一位教师必须真正从一张试卷、一张练习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
第四,目前在许多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已成事实,在我校这种情况同样突出。学校把教育教学的重担完全寄放到你们身上。对于年轻教师,特别是第一次接任高叁教学的年轻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作为一个老教师,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说我们上课已不及年轻教师。我走进你们的教室是真正实意地向你们学习的,决不是一种检查和形式。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年轻老师也要虚心地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有效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管理能力,高叁教学是没有硝烟的战斗,许多方面存在着没有流血的牺牲,高叁教学是要吃苦,要付出的,只有抢着这种精神才能称得上是一位高叁教师。
同志们,新的一年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生命,叁星级验收的成功将使礼嘉中学迎来又一个春天。前途一片光明,道路依然曲折,过去的我们曾经拥有过,未来要靠我们大家来创造。我们把青春奉献给礼嘉中学的今天就是为了使礼嘉中学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再次感谢各级领导、学校各部门,感谢全体师生员工对高叁年级的大力支持,感谢全体高叁教师,为高考作出的贡献。同时各位教师的家属亲戚、朋友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期待、劳动、支持表示最真诚的感谢。衷心祝愿2007届高叁年级乘势而上,再创礼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