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庄晓燕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而目前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在初步调查研究后发现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高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绝大部分的数学教师任教两个班,若按平均每班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5个题,一次要批改5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1.5分钟,就要花去2.5小时。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花费时间更多。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不亦乐乎,也就很难再会有多少时间来学习、研究了。这当然也影响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一般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为节约时间常用“√”、“×”等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订正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还得教师再对这些题目进行讲解,作业对学生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原因是有些学生为
综上不难看出:这种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占用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师来说苦不堪言,而学生也会感到很痛苦。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迫在眉睫。
其实,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多种,关键在于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一、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全过程
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以下叁种形式值得一试:
1、随堂批改。新课后,一些课堂练习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即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学生在作业时,教师作巡回辅导,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即批阅,但看到错题时可暂不作批改,只悄悄指出学生的错误,让他们自己订正。这样边巡视边指点,一般可批叁分之一学生的作业。这样做的效果相当好,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解题的正误,又可以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课外批改作业时间。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如对数计算题,力争课堂作业在当堂完成,而后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自我批改,同时在错题旁边用铅笔做记号,校对完立刻订正,再让教师批改。这种方式提高了作业批改效率,缩短了反馈时间,同时有利于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组内互批。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即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
3、师生共批。教师把一份学生作业在投影上放映出,然后师生共同批改。如一些概念的判断题,可先让学生析题后判断正误,然后师生共同对某一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在批改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是引导和参与,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如:判断题“高一(6)班个子较高的学生能否形成集合”,被批作业上的答案是“能”,批改时不少学生也认为是正确的。但就有同学站起来说这个答案是错的,理由是:“个子较高的学生不确定”通过这样的共评,可以在争论中相互启发,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大大提高了作业批改效率和再次作业的正确率。
二、让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
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同时也应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和传递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
1、激励式评价——以“优”激“优”,提高作业兴趣。不可否认每个班总有几个后进生,其后进的表现之一就是作业的质量低。应该说造成一些学生作业水平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教师是否可以把批改作业也作为转差的重要途径呢?我在批改作业时尝试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如有次作业难度较大,A同学虽然基础较差却没放弃,而是通过努力思考,也尝试作了解答。虽然答案还是错了,但看到他反复擦拭过的痕迹,我也给了他“良好”,同时画了一个“☆”,以资褒扬。又如班中一位很少做作业的后进生在一次简单的作业中表现良好,我抓住这一契机,给他打了一个醒目的“优”,另加一个“☆”。第二天,他的作业依然出色……几次反复后,他明显进步了。实践中我体会到,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不能苛刻,恰当地提高评价等级不仅可以给学生做作业提供动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渐进式批改——因人制宜,提高作业质量。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所以也难以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自信心。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或其它原因,导致作业质量不高,所以其作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于是,我尝试了一题多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为了增强实效,还在批改时加上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如:“能把作业题的序号写上吗?”、“如果把这个证明过程写清楚就更棒了!”、“这解法不错,你还能想出更简单的方法吗?试试看!”……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提高等级。
3、协商式批改——给予尊重,提高作业效度。作业中,常会出现一些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一个知识基础较差、智力水平不高、平时作业不认真的学生,有时却做得很好。他是有了突出进步,还是搞了虚假作业呢?一个向来作业水平较高的同学有时却做得很差,这就很可能是特殊情况造成的。又如,有的同学解题过程很特别,虽简略,结果却是正确的。这是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解法呢?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作业积极性,同时防止抄袭作业现象的发生,我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即先延缓批改,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过程中,常有意外的发现,我就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对有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疏导处理,对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介绍思路或方法,鼓励大家作业时都能拓宽思维。
叁、让作业批改更科学明确
每个学生做完作业后,都迫切希望知道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题做得有创新。而传统的批改作业只打“×”或“√”,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既不利于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又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我在实际作业批改中又设计了几个符号,使得作业批改更科学明确,而且不显复杂。这些符号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出,错在什么地方,属于哪一类错误,这样便于学生订正,节省改错时间,也便
实践证明,作业批改的改革,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备课以及参与教科研活动,同时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地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作业的主动状态。更让人欣慰的是,很多后进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由此有了很大提高,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体验到了完成作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