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我们开始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行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创设课堂主阵地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听的习惯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注重养成学生掌握听力理解的技巧,是学习英语的途径。只有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听力理解水平,听的兴趣,语言氛围,听力技巧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颁行,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它对英语课程价值的认识更宏观、更全面,有利于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功利主义思想和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这一标准对英语课程价值的认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即学习英语是人的发展的一部分。
如何把英语课程的目标从知识和技能扩展到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以利于真正实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这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话题。而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听力教学如何与之接轨,尤其值得关注。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策略。其中,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之一,是英语习得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也是理解、吸收口头信息的最重要的交际方式和人们从事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了WTO后,社会对英语人才特别是口语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在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我们开始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行动,在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策略上作了一定的探索,并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方式性地呈现新课程的理念。
一. 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效率也会提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并调动其积极性呢?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因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勤于练习,个性张扬,是需要教师调动和激发的。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语言学家弗里斯(C.C.Fries)说过:“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亚历山大(L.G.Alexander)指出:“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所以,假如学生忽视英语学习过程中听的环节,将会给今后的英语习得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就会产生听英语的积极性,长久保持这种积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得益,自然就能产生出听英语的兴趣。
其次,教师应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听力材料,如趣味性、故事性强的文章、大家熟悉的英语歌曲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室的电脑和音响设备,选择难度适当的光盘或VCD,如Family Album USA等,经常播放,让学生观看揣摩,把单一的“听”变成“看”与 “听”相结合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然后,可以指导学生收听定时的英语广播,进行高强度的听力训练等。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收获,这样将维持学生激发出的兴趣,并长盛不衰。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在初始阶段,应采用听音模仿跟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听音模仿,不断改进自己在语音、语调等方面的不足,掌握英语的朗读技巧,在提高朗读和说的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
二. 创设课堂主阵地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维系于课堂教学。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为学生创设听英语的氛围,让学生多听,从而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用最省时的听力训练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语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教师必须在课堂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上多动脑筋,课堂的活动方式要尽量避免单一化,要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沟通、和谐。新的课堂教学更要为学生积极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景,平等对话、深入探究、相互切磋,学生的智慧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得以唤醒,学习就充满了生命活力。
每次上课的前5分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free talk, everyday English等活动,值日生在讲述前给听的同学一至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这样,听的学生会很专注,长期练习就养成了学生专心听的习惯,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瞬间思维和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外,听写训练既然是听力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把听写训练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单词、短语、课文重点句型的听写到课文缩写、改写、书面表达参考答案的听写等,遵循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口语和阅读能力乃至学生英语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的第一课为对话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听音回答问题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的对话和课文。我们不妨这样来解决:先由老师用英语简单介绍对话中的人物、地点等与背景有关的内容,再出示难度较小的听力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然后进行对答。在第二遍听前,可以根据对话内容设置两到叁个细节题或与主旨有关的题目,进一步检测学生听的情况。最后,打开书本进行操练。如果课文篇幅较长,难度较大,可尝试以下做法:1)分段落听。听完一部分或一段落,让学生说出main idea或 回答when where why等比较简单的题目,用以检测听的效果。2)在对课文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再听,并设置相应的听力题。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教材和课堂,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听的机会,让学生在情真意切的语境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学生听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其能力的目的。
叁. 注重养成学生掌握听力理解的技巧,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最终形成于课堂,形成于师生的“对话”,形成于师生对于“文本”意义的共同建构和创生,这是需要技巧的。掌握听力技巧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听力材料,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技巧,使学生逐步提高听的能力。在每次的听力课上或平时的听力测试前,要向学生强调:在听音前应放松情绪,集中精神。放松情绪和集中精神并不矛盾,过分紧张有碍水平的正常发挥;放松情绪,就是在上课或测试前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听,比如测试前的深呼吸或闭目都可以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很快进入听音答题的最佳状态。其次要快速预览听力题,做到有的放矢地听音,精神要专注,记录要简明。并要联系上下文,去捕捉有用的信息,即使有些内容没听清,也不必紧张,以免影响后面在听的过程中的理解。听完后,要及时整理并针对性地答题,对于实在没有听清的,也可以调用平时的积累,联系上下文去感悟推测。
当然,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设置听力分析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听力理解技巧,提高听的能力。费赖登塔尔说:学什么,最好的方法是做。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know about the main idea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是围绕着一个主旨或中心展开的,只不过有时主旨或大意比较地明显,有时须我们自己去概括。
例:W: I went to my hometown this summer and I met a lot of my friends. Where did you go?
M: I went to my hometown too. But I didn't visit my friends. I visited my primary school teacher.
Q: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Summer holiday B. Their hometown C. Their friends (A)
2.Understand detailed factual information
对话或独白中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是听力检测的重点项目,因为这些要素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对话和独白的要义,所以要弄清楚。
例:W: Well, I wonder why the bank is still not open?
M: But it’s not yet eight. In fact ,it’s only a quarter to eight.
Q: At what time is the bank open?
A. 7:45 B: 8:
3.Infer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有背景的录音材料听起来会有一定的干扰,但学生应努力听清车站、商场、饭店或其他嘈杂背景下的对话,即使没有听得很清楚,也可结合平时的经验和积累进行猜测,猜测到对话者的身份和相互关系等等。
例:W: Hey, Mary. Nice to see you.
M: Hey, Jake.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Q;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 Workmates B. Friends C. Husband and wife (B)
4.Under the speaker’s intention , views and attitude
此类题目的难度较大,需学生仔细揣摩。因为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隐含在文中的,须听者去揣摩。所以要引导学生去质疑、讨论,各抒己见。加深对所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得到提高。
例:W: Let’s go out for a picnic this coming Sunday, shall we?
M: I don’t mind as long as we can get together.
Q: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likes to have a picnic on Sunday.
B. He doesn’t like to get together.
C. What to do is not important if they can get together. (C)
四. 结束语
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程,尽管难度很大,但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活动,已使听力由忽视到逐步重视,并占据一定重要的地位,以及听力训练逐渐纳入科学训练轨道的事实,必然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照耀下,进一步转变观念,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出发,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去强化训练,形成策略,使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整体水平全面发展开辟一方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