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礼嘉中学 张同江
用自己宽容的心包容着每一位成长中的孩子;用自己无私的爱关怀着每一棵单纯而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开启了一扇又一扇追寻知识的渴望眼神。每次迎来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送走的却是一份份难舍的师生情缘。为了这份工作,自己可能失去了很多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无论是什么情况,我都对自己说:“要对得起教师这两个字,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001毕业一到礼嘉中学工作,就被学校领导委以重任-----最辛苦的岗位——担任班主任。恍惚之间五年已过,做了叁届班级的班主任,在所带过的班级,历来都是学风正、班风浓、纪律严,得到很多领导和家长的认可,本人也曾多次被授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我感到的只是越来越沉重的责任。
我深知,作为一名班主任,特别是新生的班主任,自己的责任决不仅是教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的是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高中这个关键的人生转变和塑造期,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会因为一点风雨或挫折而走向失败的人生;因为一个微笑或鼓励而走向成功的路途。要想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成长,就需要用爱为他们铺平起飞的道路,成为他们成才的源泉。
还记得2004年之夏,一个天大的噩耗降临高叁(5)班!平时可爱而上进的薛倩霞同学突然被查出患有绝症。全班震惊了、全校震惊了!犹如给高叁压抑的生活又增添了一丝悲凉。面对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这个贫困的家庭是如此的软弱。于是,我先找来她的父亲,希望能给予点帮助,希望他们能答应;之后和学校的领导商量,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募捐活动。这个倡议在班级一提出,全班人都热情的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我连夜赶写了一份倡议书《天使的翅膀断了》,在班级宣读时我和同学们都不禁泪下,即使是在国旗下宣读时,很多老师和同学也都被感动的潸然泪下。一个悲情而热烈空前的募捐在全校展开。这件事情最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是通过这次募捐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感情课。在后面迎考的日子里,班级的同学们更自觉、更主动学习了,因为这次让他们体悟到生命的珍贵、爱的伟大。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繁杂而琐碎的工作,可以说的上是要处处留心、个个关心、时时操心!
2001年新生开学不久,一位戴溪的学生叫张国松在上课时总是走神,大大的眼睛里失去了年轻的光彩,似乎隐藏着深深的忧郁,下课也总是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座位上,就像离群的雁,孤单的身影里满是凄凉。我发现后,便悄悄地在晚自习把这位学生叫到了身边,亲切的询问,真挚的关怀终于融化了一个几乎封闭了的心扉。原来他的家庭来自北方盐城,父亲因工伤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在镇上一个公司打工,每个月只能领四百左右的基本工资,除了他本人,还有一个弟弟在戴溪初中上初二。贫穷的家境,艰难的生活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口,让他喘不过气来。他渴望知识,渴望学习,却不忍心看见父母斑白的鬓角和在他面前强撑得笑容。他一直徘徊在退学的边缘,使他没有下定决心的是他舍不得刚刚踏入的高中校园。我听完后很难过,我绝对不能让我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我马上和学校领导沟通,为这位学生减免了部分学杂费,第二天从家里拿来了些钱和我的衣服衣物。甚至后来我让他和我一起在教工食堂吃饭。并多次和他在放月假时一起回家,拜访他的家人。对于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也同样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平时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深入班级、学生宿舍,与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自尊、自爱、自强,告诉他们:“家庭不可以选择,但未来的命运可以自己把握”。
我一直坚持“言教不如身教”的治学之道。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引导着、影响着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04届还有位女同学叫张莉,家庭条件不错,在家里她是娇生惯养,说一不二。是一点也不习惯学校的寄宿生活。早早读总是迟到,还振振有辞地说,这对她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了,在家里总归要睡到七点的。家是家,学校是学校;家有家规,校有校规。不能用家规取代校规。我告诉她,在上大学时我还都是九、十点钟才起床的,环境不同了要求也不同,要学会适应环境。她于是要求,如果我每天早早读能不迟到,她也保证不迟到。问题就在我们的承诺和比赛中解决。其实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就是这样,班主任要求他做的事情,内心里,他也希望班主任也去做,这就是学生心里的“平等”。而所谓的班主任威严其实就是在这平等中树立。
几年来,我用自己的爱心、真诚、责任心与辛勤和汗水,在义无反顾地做好、做实自己的工作,假如多年以后有人问我,有没有成就,我会对他说:“有,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学生”。我一直以此为自豪,以此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