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中秋 迎国庆”主题班会
一、时间:2007-9-25
二、地点:初叁(6)班教室
叁、主持人:陈熠娟,黄桃
四、指导老师:李云波(现初叁(6)班副班主任)
五、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
(李寒松同学自愿上台讲述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的来历)
2、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知道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谈谈(蒋一成、毕乐源等)。
3、学生上台讲述有关中秋佳节的传说。
(李佳平等共讲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3个故事)
4、中秋的晚上,人们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猜字谜等活动。
(1)“明天日全食”,打一“月”字;
(2)“中秋菊盛开”,打成语“花好月圆”;
(3)“二月平”,打一“朋”字;
(4) “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腥”字;
(5)“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崩”字;
(6)“残月斜照影成对”,打一“多”字;
5、词语接龙
(分别从“秋”和“月”两个字开始,中间出现中断者必须上台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6、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留下许多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说说以下名句是哪位诗人所做?
(1)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叁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5)《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7、“击鼓传饼”活动
(拿个月饼按座位号一个个传过去,主持人背对大家慢慢喊5、4、3、2、1停,此时月饼在谁手里,谁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8、最后,大家合唱《水调歌头》,在歌声中结束本次班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