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我为创建和谐学校献一计”
“十佳”、“优秀”建议评选结果
为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学校开展了“我为创建和谐学校献一计”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学校共收到各类建议90多条,经学校统计汇总、全校教职工民主评选,共评选出“十佳”建议和“优秀”建议各10条,具体情况如下。
一、“十佳”建议
周彩丽: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参观、研讨活动的机会,在比较中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希望教科室能及时将各类教研活动告知教师,以便教师提前安排好课务。
花洁:尽快落实教师阳光体育活动,且活动常规化,以达到健身的效果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管泽锋:根据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考评细则,实行教师工作一月一考评,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大差距,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高二(2)虞炜、何湘:建立学生会,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把扣分单送入教室,如眼保健操检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每半个月开展读书日活动,每周各年级分批去图书馆看书;晚自习课应让出20分钟夜读,提高自习效率;体育课应丰富体育活动内容,而并不是一味自由活动和练习;丰富班会课内容。
白奕波、殷静玉:集体备课要发挥实效,多开设示范观摩课,多组织“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构建“学习型校园”,促进校际间学习交流,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高二(5)赵达康:食堂伙食在质量、卫生方面有待改善,要保质保量。
袁莉娜:提倡无纸化办公,学校通知等可网发,老师需交材料也可通过网络传输后统一打印,且尽可能充分利用并双面用纸,既节省老师时间,又减负节能。
叶梅娟:加大力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定期为年级、班级、自己找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反思,出谋献策,达到以德促智的目的。
徐文龙:网上的课堂教学资料不能满足教师的课堂需求,教师需要设计适合课堂的教学软件,建议组织开展一些课件制作培训;多角度、多层面给教师创设交流的机会,增强组内教师的凝聚力;学科教师应更多地融入班级,与班主任一起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沉敏: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外地学生家庭教育差,间接影响班级其他学生,建议政教处定期组织这部分学生座谈、思想汇报、交流等,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优秀”建议
吴燕玉:创建、布置心理咨询室,配置相关设施,聘请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陈文南:校园内要多设置石桌、石椅等,为师生营造勤学和谐的氛围;多组织教师开展学术沙龙、座谈会,多角度地畅所欲言,提高工作效率。
潘少波、陆惠芳: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为他们规划不同的发展目标,明确继续发展的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激励考核机制,引领和带动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发展;青蓝工程不能留于形式,可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强工作督查和指导,建立考核机制,以增强结对师徒的责任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高如玉:初一、高一学生可塑性强,在起始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效果比较好。
王建仁:加大教学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估和应用力度:期初入学或分班时,根据中考、统考等成绩,各年级建立学生数据库,从横向(与片、区学校成绩相比)、纵向(与起始成绩相比)进行分析比较看差距,并形成分析评估报告;工作量和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加大教学奖励力度,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蒋志云:学生长假作业完成效果差,建议作业完成情况由家长签字,以达到督促作用;班主任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加强课间学生管理。
尹建文:以师生共读《论语》来营造和提升以“和”为核心的校训、校风: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共读,聘请专家讲授;组织全体学生每天阅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蒋敏芬:学习《弟子规》活动应落到实处,开设“道德银行”活动,借鉴银行储蓄方式,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健全学生人格。
陆卫刚:加强学校门卫规范管理,出台考评细则,加强对保安的真正考核考评。
陶瑛、黄建刚:深入开展“168”工程,导师制不仅针对优秀生,还要与后进生结对,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参与教育工作。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2011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