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楼是烈帝庙的附属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北为演出舞台,南为辅助楼房,与其他戏楼相比,其独特之处:
五云楼的主轴线为烈帝庙中轴线的延伸。五云楼的平面、立面均以烈帝庙中轴线而呈对称,而大多数的戏楼不可能位于建筑群的中轴上,且舞台部分与辅助楼一楼不为对称。从而可见当时建造者将五云楼的档次提到一定的高度。
屋面为九脊构成,其组成为:
1.戏台歇山式屋面主脊一条为九瓦条明花筒亮脊,两头有鱼龙脊吻,头下龙身吉祥云布阵。
2.台前嫩戗发戗的戗脊凌空欲飞,两条对称,向前直冲。
3.台前两条竖带垂脊天王座收头,两天王坐镇。
4.戏台后侧,两对滚筒叁线脊过度到辅房檐口。
5.歇山面下有两条甘宕脊,上塑花草装饰。
6.戏台与辅房间联接的屋面(俗称龙稍)有一条甘庶脊。
7.辅房(楼房)东西走向的七瓦条脊。合计九条脊,俗称九脊屋面。而九脊屋面在当时来讲只有档次较高的建筑才能用上。
屋面由大小八个坡面组成,坡面的曲线优美、生动,充分体现古建筑中超檐今提脊的手法。辅助楼房为硬山,山脊做法类似于观音兜。
舞台顶为盔顶形式藻井,四面为鹅胫轩、倒挂花篮柱,配精制的走兽花草雕刻花板,轩梁正中镜堂刻传统戏剧人物。由于文革破坏,现无法识别是什么戏种。
檐口斗拱为四六式十字重昂,昂头为凤头,手法工整。
(作者:孙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