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根据教育部《对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教育部对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苏教基〔2006〕30号)的基本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发展性原则。
二.内容与要求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支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叁.评价等第
1.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凡基本符合标准者,可视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等第,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休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表现”栏中。
2.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础、叠、颁、顿四级。凡基本符合标准者,视情况可得叠或颁;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得顿;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得础。凡得础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
四.组织实施
(一)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
1.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蒋卫山
副组长:盛建峰、陈忠良、戴世平、尹建文
组 员:王建仁、谭晓春、陆惠芳、庄常澄、尹庆丰、华岩、张同江
基本职责:
⑴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⑵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⑶审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⑷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⑸统筹协调有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其他工作。
2.级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高一年级组 组长:盛建峰 副组长:钱国雷 尹庆丰 组员:各班主任
高二年级组 组长:陈忠良 副组长:谭晓春 费金忠 组员:各班主任
高叁年级组 组长:尹建文 副组长:徐德友 张同江 组员:各班主任
基本职责:
⑴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宣传告知。
⑵学生《成长记录》各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⑶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组织各评价项目的评价和实施。
⑷学生综合素质各项目评价等第的初审。
3.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技术保障组
组成人员:陆伟刚 管泽锋
基本职责:
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后勤保障。
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信息网络上传。
⑶协调评价过程的相关工作。
(二)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
⑴符合以下情况的可判定合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不合格:①有违法犯罪行为者;②有打架斗殴、不正当男女生关系、沉溺网络等违纪行为,经教育不改正者③因违纪行为被学校政教部门予以记过以上处分并还未撤消者。
⑶出色表现:①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②获得区级以上“叁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公民素养
⑴符合以下情况的可判定合格: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对个人的行为能负责;关心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不合格:①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②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③社会实践环节未完成规定学分者。
⑶出色表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区有关部门表彰。
3.学习能力
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得A:①研究性学习成绩显着,得到社会的公认或权威部门的认可;②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历次市、区统考中的5%的优秀生;③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④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⑤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⑥其他。
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B:①能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②学习比较积极,各科成绩优良;③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④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⑤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⑥其他。
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C:①能参加研究性学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②学习态度端正,各科成绩合格;③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总结;④能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⑤能够运用学到的经验和技能,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⑥其他。
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D:①学习目的不明确,兴趣不浓,被动敷衍,经常迟到、早退、无故缺席;②学习态度不端正,畏苦怕难,经常不完成作业;③学习任务不完成,学习科目学期总评不及格。
4.交流与合作
⑴符合以下情况的可判定合格:①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念和处境,有劝说和开导他人的能力,肯谅解他人错误的胸襟,能自觉地约束自己对他人不利的行为。②能与他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支实现目标,③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不合格:①理想信念严重缺失,经老师教育无效的;②不能尊重他人,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的;③出现问题不能从自身查找原因,不能做自我批评。④其他。
5.运动与健康
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得A:①国家叁级及以上运动员;②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比赛前六名主力队员、③市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单项前四名或集体比赛前四名主力队员;④其他。
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B:①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②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课出勤情况良好③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的体魄,④有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C::①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课有缺课现象;③有一定的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④有基本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D:①拒绝参加体育锻炼或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的;②一学期体育课缺课达7节或7节以上的;③期末体育成绩总评不合格的。
6.审美与表现
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得A:①在校内外大型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②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③参加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④其他
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B:①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②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音乐、美术等课程出满勤;④掌握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方法,能用某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
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C:①能感受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②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③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音乐、美术等课程缺课≤叁节;④了解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以一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得D:①拒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②一学期内缺课叁节以上③一学期内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活动测试总评成绩不合格的;④其他。
(四)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定程序与责任部门
我校综合素质评价按如下程序进行:
1.学生自评。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
⑴每学期结束时,由学生进行反思写出自评报告一份。报告应涵盖思想品德、文化学习、身体心理、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成长情况。
⑵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自我评价栏目。
2.同伴评价。
⑴一个行政(教学)班划分为4-8个学习小组,每6-10人。
⑵小组成员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对学习伙伴进行评价,评价应本着发现、挖掘被评价学生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这一宗旨,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正面诱导功能。
⑶由学生无记名方式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的同伴互评栏目。
3.教师评价:
⑴每个行政班成立由班主任、2名科任教师、2名学生代表、5人评价小组并向学生公示。
⑵针对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最后确定学生素养评价的等级并对学生进行定性描述(评语),描述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及潜能,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教师评价栏目。
4.级部初步审核
⑴级部初审工作由级部综合评价小组负责实施,具体时间依据学校统一部署确定。
⑵初审工作包括:审查教师评价的尺度是否得当,评价程序是否规范,资料是否真实、齐全,不合格等第依据是否真实充分。
⑶学生根据级部初审意见,填写好《江苏省高中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
5.学校评价
⑴学校评价由校长主持进行。
⑵学校评价在级部初审的基础上进行。
⑶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就一般评价结果发表意见,并形成学校评价结论。
⑷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就特殊评价结果(突出事迹、础、顿等)发表意见,形成学校评价结论。
⑸学校评价领导小组签署学校审核意见并盖章。
6.公示:
⑴学生素养等级应在行政班内公布。
⑵期末时将学生综合评价结构与成绩报告单一并寄给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⑶础级评价结果在学校或级部公示栏公示15天。
7.受理申诉复议
⑴学生或家长有权对评价结果提出不同意见,并可向年级管理部提出申诉。年级管理部应做好协调与协商工作。
⑵年级组要在接到申诉和复议3日内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提出书面报告。
⑶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应在收到书面报告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⑷如学生或家长对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五、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定的时间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或新学期开学初完成,高叁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时间安排依据高考建档工作的具体要求确定。
六、信息上传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信息组安排专人,根据省教育厅统一要求通过网络上传报送。
七、制度保障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评价质量监控制度、举报和申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2、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制度。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要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结合,根据各自的职能,承担相应的学生发展评价任务。
3、建立健全诚信服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4、建立健全社会公示制度。学校向家长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并通过网络、告家长书、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内容标准和操作规程,指导学生及家长理解、支持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
5、建立健全全员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熟悉并掌握各项评价指标的操作要点,统一评价标准和评价的操作程序。
附件: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学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期表)
《江苏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总表)
附录1: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级 高 ( )班 姓名 &苍产蝉辫;第 学期
序号
|
评价项目
|
学生自评
|
同伴互评
|
教师评价
|
学校总评
|
备注
|
一
|
道德品质
|
|
|
|
|
|
二
|
公民素养
|
|
|
|
|
|
叁
|
学习能力
|
|
|
|
|
|
四
|
交流与合作
|
|
|
|
|
|
五
|
运动与健康
|
|
|
|
|
|
六
|
审美与表现
|
|
|
|
|
|
注:评价项目一、二、四的等第为合格、不合格;
评价项目叁、五、六的等第为A、B、C、D。一率用黑色水笔填写。
凡等第评为础级的必须在备注栏内注明理由。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附2: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期表)
市 中学 班级&苍产蝉辫;姓名 学籍号
科目
|
年级第 学期&苍产蝉辫; 修习模块与学分
|
学分合计
|
||||||||||||
模块/专题名称
|
学分
|
模块/专题名称
|
学分
|
|||||||||||
语文
|
|
|
|
|
|
|||||||||
外语
|
|
|
|
|
|
|||||||||
数学
|
|
|
|
|
|
|||||||||
政治
|
|
|
|
|
|
|||||||||
历史
|
|
|
|
|
|
|||||||||
地理
|
|
|
|
|
|
|||||||||
物理
|
|
|
|
|
|
|||||||||
化学
|
|
|
|
|
|
|||||||||
生物
|
|
|
|
|
|
|||||||||
技术
|
|
|
|
|
|
|||||||||
艺术或音、美
|
|
|
|
|
|
|||||||||
体育与健康
|
|
|
|
|
|
|||||||||
选修Ⅱ
|
|
|
|
|
|
|||||||||
研究性学习
|
主题:
|
评价:
|
指导教师:
|
|
||||||||||
社区服务
|
内容:
|
评价:
|
指导教师:
|
|
||||||||||
社会实践
|
内容:
|
评价:
|
指导教师:
|
|
||||||||||
综合素质评价
|
项目
|
道德品质
|
公民素养
|
学习能力
|
合作交流
|
运动与健康
|
审美与表现
|
|||||||
等第
|
|
|
|
|
|
|
||||||||
突出表现
记录
|
|
附3:
江苏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总表)
市 中学 班级&苍产蝉辫; 姓名&苍产蝉辫; 学籍号
科目
|
高一上学分
|
高一下学分
|
高二上学分
|
高二下学分
|
高叁上学分
|
高叁下学分
|
||||||||||||||||
必修
|
选修Ⅰ
|
必修
|
选修Ⅰ
|
必修
|
选修Ⅰ
|
必修
|
选修Ⅰ
|
必修
|
选修Ⅰ
|
必修
|
选修Ⅰ
|
|||||||||||
语文
|
|
|
|
|
|
|
|
|
|
|
|
|
||||||||||
外语
|
|
|
|
|
|
|
|
|
|
|
|
|
||||||||||
数学
|
|
|
|
|
|
|
|
|
|
|
|
|
||||||||||
政治
|
|
|
|
|
|
|
|
|
|
|
|
|
||||||||||
历史
|
|
|
|
|
|
|
|
|
|
|
|
|
||||||||||
地理
|
|
|
|
|
|
|
|
|
|
|
|
|
||||||||||
物理
|
|
|
|
|
|
|
|
|
|
|
|
|
||||||||||
化学
|
|
|
|
|
|
|
|
|
|
|
|
|
||||||||||
生物
|
|
|
|
|
|
|
|
|
|
|
|
|
||||||||||
技术
|
|
|
|
|
|
|
|
|
|
|
|
|
||||||||||
艺术或音、美
|
|
|
|
|
|
|
|
|
|
|
|
|
||||||||||
体育与健康
|
|
|
|
|
|
|
|
|
|
|
|
|
||||||||||
选修Ⅱ
|
|
|
|
|
|
|
||||||||||||||||
研究性学习
|
|
|
|
|
|
|
||||||||||||||||
社区服务
|
|
|
|
|
|
|
||||||||||||||||
社会实践
|
|
|
|
|
|
|
||||||||||||||||
学分合计:
|
必修共 学分
|
选修Ⅰ共 学分
|
选修Ⅱ共 学分
|
|||||||||||||||||||
综合素质评价
|
项目
|
道德品质
|
公民素养
|
学习能力
|
合作交流
|
运动与健康
|
审美与表现
|
|||||||||||||||
等第
|
|
|
|
|
|
|
||||||||||||||||
突出表现记录
|
|
|||||||||||||||||||||
情况属实。
校长: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