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资源共享合作互动的有效途径。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制定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一、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集体研究制定,安排在每学期开学前进行。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大纲(课程计划)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全册教材简析,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进度安排,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其中教学进度要记录在教师备课本的首页。
二、单元教学计划的拟定。拟定单元教学计划要提前一周进行。各备课组要在学期初做好单元集体备课的计划安排,做到五定:定主讲人、定时间、定参加活动人、定内容、定形式。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修改完善——个人备课”的单元集体备课步骤进行。单元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单元教材简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单元集体备课的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各任课教师参照执行。
叁、课时教案的编写。
1、编写课时教案要采用共案与个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个案写在备课本上
2、课时备课的主要形式是“个体——集体——个体”,即每单元中的不同内容分工备课。先由组长制定备课计划,分解备课任务;由承担备课的教师充当中心发言人,就其备课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提前准备,写好预案),同组教师共同讨论研究,提出各自的建议和意见;中心发言人结合研讨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备课预案,形成集体备课方案(共案),人手一份;在共案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进行学情分析和个案补充,最后备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有个性的教案。
3、课时集体备课的重点是研究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法和学生,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突出集体备课的创新性、开放性,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4、课时教案的项目一般包括:课题、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一般采用叙述的形式。由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有一定的模式又不能模式化。
5、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
第一步,个人备课出思路。每位教师根据《大纲》(课程标准)对本学科、学段的具体要求,提前研究教学内容,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知识结构,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现代教学观念设计出本课的教学思路。如:如何导入新课、知识点间如何过渡、解决重点的措施、突破难点的方法、知识、能力形成过程的步骤、学法指导等。
第二步,集体备课通思路。在个人备课出思路的基础上组织集体备课。备课时中心发言人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做框架式的说明(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方法等关键部分详细说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提出看法与意见,进行认真研讨,确定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思路。
第叁步,编写课时教案(共案)。在集体备课通思路的基础上,由承担任务的教师修订完善预案,备好课时教案,做到人手一份。
第四步,在共案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及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进行个案完善,最后写出符合集体研讨思路的个性化课时教案。
第五步,试行“先导课”。对于个别难处理的课题,在课时教案制定出来以后,可以由一名教师提前上课供观摩研讨来验证集体备课所形成的统一思路是否可行,为同一类课题或课型的教学思路提供范例。先导课后要组织简单的再讨论,以完善集体备课。
四、集体备课的保障。
1、组织保障。为确定集体备课的实效,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长,在教务处统一管理下,具体负责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建立活动记录。
2、时间与场所的保障。集体备课时间由学校统一规定安排,语数外大学科保证半天集中备课时间,安排在周叁至周五下午进行。学校负责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活动场所,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五、集体备课的检查评比。
1、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放在备课检评的首位。检查教师的备课,重在检查教师在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教具准备、学情准备等。
2、实行“二级检评”制度,加强对备课的过程管理。即“教研组检查——级部检查”的形式。每次检查后都要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教师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备课水平。检查时要签字盖章,写清检查日期。学校把集体备课工作作为评估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3、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还要与平常的听课相结合,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武进区礼嘉中学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