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叁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叁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04-10
  •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怀宁04-09
  •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戈玉燕04-05
  • 五云楼11-16
  • 校门11-16
  • 体能训练中心11-16
  • 六艺楼11-16
  • 问渠楼11-16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活动快讯>>正文内容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2-03-10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陈京疆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南,以加强校本研究,开展优质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为基石,以“减负增效”为目标,以学校科学发展为方向,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校本研训活动,促进老师专业要持续性发展,使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全校师生为打造和谐文化,构筑校园特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2009年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验收中,高质量地通过了督导评估组的验收,获得了2009年迎接验收学校中唯一一所“优秀”的学校。
    一.以学习促反思,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提高课程改革的能力。
          1、各教研组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精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的《教育:我们忽视了什么》、郑丹丹翻译的《你必须去学校,因为你是教师》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针对“改变教学方式,精讲精练”、“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减负增效”、“ 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等教学实际问题,撰写教学反思,在深入学习、勇于实践和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结出自己的思维硕果。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必须交一篇个人的教学反思,由蒋卫山校长亲自批阅,本学期把讲台还给教师,先后有10人次的优秀教学反思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专题交流。
          2、学校教科室不定期地在校园网和《教科研简讯》上转载《人民教育》、《江苏教育》、《课程与教学》、《新课程》等刊物上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文章,供教师们学习,提升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本学期共编印4期《教科研简讯》。
          3、组织教师学习《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对于加强教研组工作建设的意见》,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高效化。
       二.以课改促科研,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实现规律化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效即成果”是我校教科研一贯坚持的原则。我们力荐以“问题求解模式”和“理论研究模式”开展教育科研,即走“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教学研究,解决问题”之路,因为这个过程正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经之路。
    1.各教研组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课题资源,在认真总结过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学期课题实施阶段计划,卓有成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本学期政治、物理教研组申报常州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生物、地理、初中英语、初中语文等教研组申报了武进区级教科研课题。目前“组组有研究项目,人人有研究目标”,创设了学校新课程研究的教科研氛围。学校集中组织了四次校级课题研究观摩课周,共开设研究课、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76节,各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有代表性的观摩课。通过平时不断的磨炼,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区优质课评比中,潘宇、毛丽菊、王泽、虞赛春老师荣获区二等奖,徐文龙、冯丽亚老师荣获区叁等奖,龚静洁老师进入了政治学科优质课评比的最后一轮比赛。
    2.学校以四个国家级课题为龙头,以省、市、区、校课题为课题研究网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题组负责人蒋卫山、盛建锋、陈忠良、尹建文、陈京疆、钱国雷、潘少波、谭晓春、王建仁、殷静玉、顾海燕、薛娇、吴燕芬、管泽锋积极引导课题组成员脚踏实地地搞好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让课题研究在出经验、出成果的同时,造就一批具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许多课题经过叁年不懈的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优质高效的教学策略。由陈忠良、薛娇主持的省教育学会课题《优化英语活动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盛建锋、陈洁主持的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课题《中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协调发展有效提高》高质量地通过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由蒋卫山、陈京疆主持的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指导学生由“维持学习”走向“探究学习“的研究》经专家组评审,荣获一等奖。礼嘉中学被评为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先进单位。蒋卫山、盛建锋、陈忠良、尹建文、陈京疆被评为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先进个人。
    3、积极组织报送各级各类论文竞赛,本学期共报送论文216篇,到目前为止,在国家教师基金教科研成果评选中,蒋卫山校长的论文获一等奖;陈忠良副校长、陈京疆老师的论文荣获二等奖。在省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中,我校有28位老师的论文获奖,其中恽亚娟、陈文南老师的论文获一等奖,陈京疆、周泳、姚文琴、杨玉峰、沉敏、毛敏刚、陆惠芳、蒋敏芬、黄燕钧、贺刚、韩健、顾德钢、陈玉宇老师的论文获二等奖,学校荣获了省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在江苏省“蓝天杯”优秀论文评比中,本校共有34篇论文获奖,其中陶瑛老师的论文获省二等奖;在省“师陶杯”优秀论文评选中,本校共有5位老师的论文获奖,其中陆巧娣老师的论文获省二等奖、何云峰老师在省“金帆杯”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叁等奖;在武进区年会论文评比中,本校共有40篇论文获奖,其中章吉、尹惠英、顾海燕、陆巧娣、杨玉峰、尹庆丰老师的论文获一等奖。王建仁、周征、边慧、陆巧娣、潘少波、王燕(语)老师的论文在杂志上发表。
         4、积极开展学生竞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我校学生有1人获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9人获叁等奖,王建仁、仇旭获省优秀辅导员,盛建锋获省优秀校长,礼嘉中学为获奖学校。在全省生物知识竞赛中,邵俊阳、陈京疆老师指导的学生有3人获奖。管泽锋、庄亮、周建平、沉建正指导的学生在“江苏省‘狮山’杯机器人竞赛”中,有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在 “江苏省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9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学校荣获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在武进区“第叁届中小学生车辆模型竞赛”中,有8人获奖;在武进区“中天杯”武进区第叁届中小学航空模型竞赛中,有4人获奖;在武进区第叁届“洛小杯”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中,有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学校荣获团体二等奖;在“国培杯”武进区第叁届中小学生航海模型竞赛中,有7人获奖;在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1人获奖。丰硕的竞赛成果为礼嘉中学创建科技特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09年学校荣获“常州市科技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师群体。
    目前我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力量不断年轻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与省四星级标准相对照,差距还很大。随着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也正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本学期教科室重点加强了以下工作。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组织20多位教师赴南京参加2009年高考研讨会,十多人参加北京、南京等地的学术交流。组织207人次参加常州市“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落实“青蓝工程”。选派富有经验的同学科、同年级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工作,订立师徒合同。对今年来我校工作的3位新教师给任务、压担子,确定成才目标。制定“叁年成长计划”。师徒结对做到了有计划、有制度、有活动、有记载,有考核。本学期对新老师进行2次集中培训,就备课、上课和收集教学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对已满叁年的8对“师徒对子”进行综合性结业鉴定,徐春霞、费金忠、杨玉峰、张旭辉获“茹伯兴奖教金”优秀指导教师奖。通过“一对一”的精心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岳瑛老师虽然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平时注重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分别获省“师陶杯”和“蓝天杯”叁等奖。戚玉燕、卞春尧、周艳清、张银燕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也都获奖。
    3.本学期分别召开了4次教研组长会议,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教科室加强了对教研组工作的绩效考核,在今年的教研组工作考核中,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物理、历史组、初中理科综合、信息和通用技术教研组获得“优秀教研组”。
    4.按照校行政的要求,本学期根据《礼嘉中学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对19位校级骨干教师进行了年度考核,促进了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在常州市第四批教坛新秀评选中,吴燕玉、章杨、葛娟、陈岚、李云波、吴小洋老师被评为常州市教坛新秀,加快了学校“名师工程”建设的步伐。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本室全体人员虽进一步树立了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和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但距离教师们和校长室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还需努力。
    2.本室人员虽严格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但在学校进行级部管理体制改革中,未能沉下去,深入年级组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与一线有一定的距离,今后需深入基层,进行零距离的指导,加速学校级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
     
                                     
                                         
    2010年元月22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