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叁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叁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04-10
  •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怀宁04-09
  •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戈玉燕04-05
  • 五云楼11-16
  • 校门11-16
  • 体能训练中心11-16
  • 六艺楼11-16
  • 问渠楼11-16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活动快讯>>正文内容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陈京疆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开展工作,以提高教师的群体科研素质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营造教育科研发展的新形势,着力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基本思路是:加强“一个中心,二项基本工作”的建设。一个中心既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发展促进党性和谐发展。二项基本工作既加强教研组建设,丰富校本教研内含;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加强“微型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力争“把大事变成小事,把小事做成实事”,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发展、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
    叁、工作目标:
     1、结合初、高中绩效工资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为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加深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强化科研的激励功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而努力。
    2、搞好学校的课题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努力指导并规范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把深化课题研究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强化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3、认真落实教科研常规管理,使科研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理论与行动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征文活动。做好宣传发动、修改完善工作,争取尽可能多获奖。
    四.工作重点:
    ()倡导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提高课程改革的能力。
       1、各教研组要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如何做研究》、《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及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本学期,每位教师要在泛读的基础上精读《教师的20项修炼》,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备课组的微型课题研究,撰写教学反思,在深入学习、勇于实践和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结出自己的思维硕果。
         3、学校教科室将不定期地在校园网和《教科研简讯》上转载《人民教育》、《江苏教育》、《课程与教学》、《新课程》等刊物上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文章,供教师们学习,提升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刊登教师们的教科研成果和指导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4、组织教师学习《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礼嘉中学学科教学要求》,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
    ()深化课题研究,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实现规律化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路,发挥教育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为日常教育教学服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效即成果。”每位教师都要树立“教师人人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通过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为这个过程正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经之路。
      1.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素养。高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政治以备课组为单位,初叁以中考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初二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备课组为单位,初一以语文、数学、英语备课组为单位,其他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微型课题组。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减负增效等问题,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研讨、学术沙龙、教学反思、课题实验课等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和策略。要求“组组有研究项目,人人有研究目标”,创设学校新课程研究的教科研氛围。
    2.以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课题为教科研网络主脉,引导教师脚踏实地围绕高考、学业水平测试、中考搞好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让课题研究在出经验、出成果的同时,造就一批具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各课题组还应根据高考中语文学科名着阅读内容大量增加,中考中作文分数提高和英语学科采用了机考等变化,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问题性、思考性的阅读,充分发挥我校高考、中考中的文科优势,为2011年高考、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3、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校级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教科研骨干在校内外的引领作用,力争在不同的范围内做好一次专题讲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至少有一篇文章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或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叁)认真开展校本科研&苍产蝉辫;浓厚学校科研氛围
    校本教研源于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和专业发展而开展的“草根研究”,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不是行政部门外加的任务,而是一线教师自身的需求,它与新课程相生相伴。
    1、注重教科研沙龙研讨。“教科研”沙龙活动是我校教科研活动的一个窗口。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是一个属于教师自己的舞台,在本学期中,各学科要充分利用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各学科、各教研组选择一些名师、专家的讲座、经典的课堂教学、专家对示范课的点评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每位教师都要根据播放的课堂教学过程,书写个人听课评价意见,作为学校对每位教师校本培训的必修作业。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活动,深入推进“教科研沙龙”活动,充分发挥沙龙活动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其应有的实效。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这个个性的舞台上交流教育故事、讨论教学案例、展示自我风采,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功底,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并整理形成一些典型沙龙研讨案例。
    2、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是一线教师走进课改的突破口,也是我校进行校本研究、实施校本培训、落实校本教研的一个有效载体。在本学期中,学校教科室将组织学科教师,对自身周围的教育故事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教学现场观摩、同题异构教学、教学片段赏析、撰写教学反思等方式引导教师从鲜活的教育故事、教学案例入手,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反思的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同伴合作,学会交流反思,学会解决问题,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
    3、规范学科教研活动:在本学期中,学校教科室将注重对教研组工作和课题组工作的指导,协助教研组长与课题组长健全备课组、教研组管理机制,把教研组作为“科研基地”,强化各备课组和教研组教研力度及效果。以理论学习、疏通教材、集体备课、公开教学、集体评析等方式扎实开展学科教研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工作职能。期末学校将对各个教研组的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学校中进行教研组和课题组工作交流展示,提高课题研究和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各级各类学生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竞赛能力,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个人的作品。
    (四)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构建学校“名师工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教师之计,培养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重要保证。
    1、落实“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本学期将继续做好2010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工作,同时对2008年参加教学工作,已满叁年的师徒进行结业签定。定期检查近叁年参加工作新教师的听课笔记和教学反思。开展“立志、立功、立业”叁立培训活动,使青年教师树立绩效工资背景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新学期将对本学期评选的19名校级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培养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个人教学能力,促进校级骨干教师不断向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努力。造就我校更大、更新、更年轻的优秀教师群体队伍。
    3.认真做好2011年职称评审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职前培训,积极确保2011年拟将参加职称评审的老师能顺利通过。提高学校的职称达标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
    1.加强图书馆建设。本学期学校图书馆进行了工作人员调整,一开学,将组织2位新人员进行图书分类、借阅、图书查询、图书管理等方面的校本培训,组织图书馆人员参加市、区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方便教师和学生借阅,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本室人员应严格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以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赢得广大教师的信任。
    3.积极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设,积极主动地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服务,努力提高个人的行政执政能力。
    4.积极鼓励和指导教师发表文章,广泛联络报刊、杂志社,为教师发表文章创造条件,提高本校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力争能使每位教师在3-5年中发表一篇文章。
    五.具体安排:
    二月份:1.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召开备课组长会议,确定各学科“微型课题“研究
        3.组织申报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老师教育教学理论考核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
        4.下旬开设校级公开课:
    叁月份:1、召开申报区级教科研立项课题负责人会议。
        2.中旬开设校级公开课:
        4.开展2011年拟申报中、高级教师职称材料整理培训。
        5.组织教师报名参加2011年拟申报中、高级教师职称理论考核。
    四月份:1.开展2011年拟申报中、高级教师职称的理论考核校本培训。
        2.做好2011年职称评审申报工作。
        3.上旬开设校级公开课:
    五月份:1.中旬开设校级公开课: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总结上半学期校本教研工作。
        3.做好2011年职称评审申报材料整理工作。
        4.下旬开设校级公开课:
    六月份:1. 做好2010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见习期考核工作。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2010-2011学年度教研组工作考核。
          3.组织各学科“微型课题”总结反思,做好课题研究成果鉴定工作。
    七月份: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2011年2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