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叁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叁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04-10
  •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怀宁04-09
  •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戈玉燕04-05
  • 五云楼11-16
  • 校门11-16
  • 体能训练中心11-16
  • 六艺楼11-16
  • 问渠楼11-16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活动快讯>>正文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2-03-12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陈京疆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以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研究为基石,以“减负增效”为目标,以学校科学发展为方向,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使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全校师生为打造和谐文化,构筑校园特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年会中,我校被评为“江苏省最高人民法院是建最具影响力初中”先进集体,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专家型科研工作年会中,我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以学习促反思,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提高课程改革的能力。
          1、各教研组结合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保健师全员培训活动,组织教师精读陈虹主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王希永和申继亮主编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理论书籍,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针对“在情商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激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的行动研究”、“改变教学方式,精讲精练”、“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减负增效”、“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如何开展生本教育”等教学实际问题,撰写教学反思,在深入学习、勇于实践和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结出自己的思维硕果。今年,学校把教学反思工作与微型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教学后的感悟等等,撰写教学反思,充实和完善课题研究内容。
            2学校教科室不定期地在校园网和《教科研简讯》上转载《人民教育》、《江苏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等刊物上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文章,供教师们学习,提升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刊登教师们的优秀教学反思和教学作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本学期共编印4期《教科研简讯》。
          3.本学期,在校行政和常州市教科所的大力推进下,校园网教科研栏目中,新创建 区级以上课题研究栏目,在各电教组和各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创设了平台,充实了内容,拓宽了途径,提高了品位。
           4、组织教师学习《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于加强教研组工作建设的意见》和《礼嘉中学创建“和谐教研组”实施方案
    》,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高效化。
       二.以课改促科研,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实现规律化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效即成果”是我校教科研一贯坚持的原则。我们力荐以“问题求解模式”和“理论研究模式”开展教育科研,即走“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教学研究,解决问题”之路,因为这个过程正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经之路。
     1.各教研组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课题资源,在认真总结过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学期课题实施阶段计划,卓有成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本学期,学校再次向省教育科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申报了省级电教课题《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高中英语、生物等教研组申报了武进区级教科研课题,学校还积极鼓励备课组根据年级和学科特点,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全校共立项32个微型课题。目前“组组有研究项目,人人有研究目标”,创设了学校新课程研究的教科研氛围。今年,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开设校内公开课的时间、形式和目的上进行了几个转变,一是时间上由下午转变到上午,二是由“观摩课”转变为“常态课”,叁是由注重开课向注重评课转变,四是由单纯听本学科向综合型听课转变。全校本学期共开设青年教师汇报课、课题研究课、示范课共99。通过平时不断的磨炼,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今年学校对外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中,学校向来校观摩老师推出的38节观摩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通过一次次的磨炼,在 2011年武进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祝秋莹、周涛老师荣获一等奖,毛敏刚、袁莉娜老师荣获二等奖:施孝丹、葛娟、仇旭、邵俊阳老师荣获叁等奖:2011年武进区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沉建正老师荣获二等奖:
    2.学校以叁个国家级课题为龙头,以省、市、区、校课题为课题研究网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题组负责人蒋卫山、盛建锋、陈忠良、尹建文、谭晓春、陈京疆、尹庆丰、管泽锋、吴业庭、吴明锋、贾青、王学群、华秀红、袁莉娜、高如玉、陆菊南、白奕波、潘宇积极引导课题组成员脚踏实地地搞好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让课题研究在出经验、出成果的同时,造就一批具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许多课题经过叁年不懈的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优质高效的教学策略。由蒋卫山、吴业庭主持的同《减负增效背景下的优质高效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尹建文、王学群主持的《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政治作业练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动研究》、吴明锋、贾青主持的《深化备课——中学物理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常州市减负增效课题,深入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责的途径,寻求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扎实的过程,翔实的材料高质量的通过常州市教科所对常州市减负增效课题进行的中期评估。由蒋卫山、陈京疆主持的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以“过程思想”引领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在2011年教科研专家型年会上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蒋卫山、陆惠芳、潘少波、陈京疆被评为全国学科教科研先进个人。
    3本学期,物理教研组以《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主题、政治教研组以《政治课堂中开展优质提问的研究》为主题、生化组以《从公开教学谈教学模式的陞》为主题、史地组以《从教学过程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数学教研组以《改变数学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英语教研组以《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研组以《语文课堂教学中“问”的艺术》为主题,举办了礼嘉中学首届教学论坛周活动,各位老师将平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公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畅谈了各人的观点,交流了个人的看法和做法。整个论坛活动共举行了七场教学论坛,参加人次达到二百多人次。常州市徐惠仁名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尹建文副校长作为特邀专家全程参加了整个论坛活动,对各教研组从论坛的形式、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指导。蒋卫山校长代表学校,对各教研组开展的教学论坛进行了科学点评,蒋校长的点评在宏观上高屋建瓴,指引了学校校本研究发展的方向,在微观上紧扣细节,指导了教师们如何开展教学研究的策略。许多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感叹地说:参加一次教学论坛,使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现代教育理论知识。这次教学论坛的举办,极大地丰富了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拓了老师们的视野,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
    4.本学期初,学校为提高教师们的论文写作水平,特邀省前中国际分校的韦叶平老师,对全校老师进行了“如何写作教育教学论文”的草根化培训。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们写作的热情,今年,学校向各级各类论文竞赛报送论文共192篇,到目前为止,在国家教师基金教科研成果评选中,蒋卫山校长、陆惠芳老师的论文荣获一等奖;盛建锋、陈忠良、谭晓春副校长,陈京疆老师的论文荣获二等奖。在省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中,我校有33位老师的论文获奖,其中陈岚、潘丽君、王小峰老师的论文荣获省一等奖;戴红霞、顾德刚、黄燕钧、沉敏、吴东、虞赛春、恽亚娟老师的论文荣获省二等奖;全校获奖率达到76.7%,学校荣获了优秀组织奖。由于本校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方面工作成绩显着,被评为“创建最具影响力初中”先进集体。在省“师陶杯”优秀论文评选中,本校孙晔、王泽老师的论文获省二等奖,孙晔老师应邀参加了在镇江市举行的“师陶杯”颁奖大会;在第九届江苏省“蓝天杯”教育论文大赛中,庄亮、戈玉燕、李秀、管泽锋、孙丹华、秦建英、张静、周艳清、马继宗、岳瑛老师的教学论文获省二等奖;在2011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年会评比中,我校陈洁、周涛老师的教学论文获二等奖;顾德钢、顾海燕、王小春、祝秋莹、杜宁、王泽、吴明峰、袁莉娜、吴燕芬、徐春霞、袁莉莉、王燕(英)、蒋素芬汪萍琪老师的论文获武进区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蒋卫山、尹建文、袁莉莉、王燕(英)、秦建英、潘少波、章吉、王学群、边慧、施孝丹、詹志清老师的论文在杂志上发表。
          4、积极开展学生竞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在本学期开展的各级各类学生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勇创佳绩,捷报频传。在常州市第十叁届中学生作文比赛中,我校参赛的学生有1获一等奖,2人获叁等奖;在“苏教国际杯”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作文大宗中,有1人获省一等奖,6人获省二等奖,5人获省叁等奖;在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有3人获省叁等奖;在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3人获省叁等奖;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有1人获省叁等奖;在常州市中学生书画比赛中,有1人获市叁等奖,我校的合唱队在区中学生合唱比赛中获二等奖。第二十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我校有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7获叁等奖;在武进区第五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中,有1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3人获叁等奖我校获高中团体二等奖。在武进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车辆模型竞赛中,有1人获二等奖,有2人获叁等奖。
    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师群体。
    目前我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力量不断年轻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与省四星级标准相对照,差距还很大。随着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也正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本学期教科室重点加强了以下工作。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组织20多位教师赴南京参加2011年高考研讨会,十多人参加北京、无锡、镇江、盐城、江阴等地的学术交流。组织600多人次参加常州市“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今年学校与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举办了5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讲座,提高了教师心理辅导的能力。
    2.创新“青蓝工程”建设。今年,学校在不再引进新教师的情况下,另外开辟青蓝工程途径,在学校开展第二轮师徒结对活动,选派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培养指导,订立师徒合同。今年共对9对教师鉴定了合同,给他们明确任务,确定成才目标,制定“叁年成长计划”。使师徒结对做到了有计划、有制度、有活动、有记载,有考核。本学期还对已满叁年的2对“师徒对子”进行综合性结业鉴定,毛丽菊、冯双松老师获“茹伯兴奖教金”优秀指导教师奖。通过“一对一”的精心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许多青年教师平时注重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参与论文评比,周涛教师
    3.本学期分别召开了4次教研组长会议,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教科室加强了对教研组工作的绩效考核,优化了教研组建设。年底,学校对照《礼嘉中学和谐教研组考核细则》,在教研组自评,同伴互评的基础上,学校综合考核小组最终评选中有12个教研组达到优秀教研组标准。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本室全体人员虽进一步树立了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和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但距离教师们和校长室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还需努力。
    2.本室人员虽严格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但在学校进行级部管理体制改革中,未能沉下去,深入年级组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与一线有一定的距离,今后需深入基层,进行零距离的指导,加速学校级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
     
                                     
                                         
    2012年元月5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