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教和学的规范。只有严格执行教学规范,才会有精彩的教学过程显着的教学成果。因为规范就是制度,而制度高于一切;规范注重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规范养成习惯,而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规范强调时间和效率,而时间和效率就是质量和生命。
1、教师课堂教学规范:
(1)提前五分钟左右候课。上课时必须提前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阻止学生在教室里高声说话,吵闹等,组织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过程中必须精神焕发、富有激情。做到有动有静,有张有弛,严而有格,宽而有度。
(3)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要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案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要精心设计好板书,字迹要工整。
(5)呈现问题情境后,给学生静心看书、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相互交流、议论的空间。
(6)认真倾听学生发言,不随便打断学生发言。学生发言后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7)必须激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质疑提问,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及时答复,或组织学生讨论。
(8)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要时调整教学内容,决不为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而草草了事。
(9)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训练、检测、巩固、反馈等活动。下课前必须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总结反思本课的学习活动。
(10)必须准时下课,不得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上课、下课必须有规范的仪式:上课(下课)---起立----同学们好(同学们再见)-----老师好(老师再见)----请坐(下课)。要求学生站正肃静,目视老师,生硬洪亮,精神饱满。
(11)下课后必须在教室稍作停留,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2)体育课必须严格按照体育课的相关规范组织教学,上课老师要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必须全程组织学生安全、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必要时要在教室里上理论课。
(13)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理化生实验、音乐美术等课要尽量在相关功能室开展教学活动,在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的同时,要爱护、保管好教学设施设备,每节课都要做好登记手续。
2、学生上课规范:
(1)课前必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查阅和收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
(2)课间及时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前整理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资料。
(3)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坐姿端正,不做任何与当前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
(4)回答提问、发表意见、提出疑问等,必须主动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抬头站正,用普通话高声发言;发言结束后,经老师示意后再坐下。
(5)同学交流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有不同意见或者需要补充,要举手向老师提出要求。
(6)老师提出问题后,要自觉看书、思考,或主动参与同伴讨论。
(7)教师组织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要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8)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理解的问题要适时提出。
(9)老师讲解时,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同时注意看书、做好笔记。
(10)开展课堂训练、检测、反馈时,学生要独立按时完成课堂作业。
(11)下课前或下课后,必须抽时间及时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或作好记录。
(12)上体育课的同学要服从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不做任何危险举动;未经老师许可,不准随便脱离班级队伍,不准离开教学区域,有特殊情况要请假。
(13)到功能室上课的学生必须以班级为单位排好队,按照规定的路线前往,要保持安静,爱护各功能室的实施设备。下课后要摆放好各类物品,清理杂物,打扫卫生,关闭好电器、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