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以“学风建设”为主题,举行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题目是:好学乐学,学而不厌。
学风既是一种学习风气和氛围,同时又是一种群体行为,在优良学风的环境里,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良好的变化,并反过来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古人好学之风,出乎我们现代人的想象。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他在六十六年的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二千七百多首诗、叁百多首词、四百八十多篇文章。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他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为“殴苏”;他是宋代诗风的奠基者,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苏东坡这么多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苏东坡青少年时期的勤奋好学为他日后的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史书记载:苏东坡曾经将一百卷七十五万字的《汉书》用毛笔手抄叁遍,并熟读成诵。有人从《汉书》中随意举一个字,苏轼便可由此字开始一直背诵下去,没有一字差错,真正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无独有偶,清代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大帝小时候读书,每篇新书,都要读120遍,背120遍,篇篇成诵。后来他在教育雍正等皇子时,也要求他们每篇文章熟读百遍以上。
古人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常武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读书胜地,好学之士,层出不穷。而我校长期坚持以“和”为校训,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和而不同”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为进一步提升“读书做人,乐学善思,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学而不厌”的学风,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明确学习目标,严肃学习纪律,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质量和品位,经研究决定,我校于2012—2013学年度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
在本学期学风建设活动中,我们除了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班会课等途径、载体和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
我们将制定并落实“教学常规总体要求”;
组织开展“生涯规划”系列活动;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心理专题讲座和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开展以教学反思、网上论坛、学术沙龙等学风建设主题研讨活动;
举行学风建设征文、演讲、歌咏、朗诵等文艺活动;
开展优秀作业评比活动;
评选学风建设标兵、优秀班级、优秀教研组、备课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学习规范。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规范,才会有显着的学习成果。
在本次学风建设活动中,我们首先制定了“学生上课规范”13条,现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宣布:
(1)课前认真完成预习作业。
(2)课间及时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3)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坐姿端正。
(4)回答问题要主动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抬头站正,用普通话高声发言;发言结束后,经老师示意后再坐下。
(5)同学交流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有不同意见或者需要补充,要举手向老师提出要求。
(6)老师提出问题后,要自觉看书、思考,或主动参与同伴的讨论。
(7)教师组织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要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8)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理解的问题要适时提出。
(9)老师讲解时,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同时注意看书、做好笔记。
(10)开展课堂训练、检测、反馈时,学生要独立按时完成课堂作业。
(11)下课前或下课后,必须及时对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梳理归纳,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
(12)上体育课的同学要服从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不做危险举动;未经老师许可,不准随便脱离班级队伍,不准离开教学区域,有特殊情况要请假。
(13)到功能室上课的学生必须以班级为单位排好队,按照规定的路线前往,要保持安静,爱护各功能室的实施设备。下课后要摆放好各类物品,清理杂物,打扫卫生,关闭好电器、门窗。
以上十叁条学习常规,请各班级认真组织学习、并在日常学习中落实到位。
老师们、同学们: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伟大的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还这样评价自己:其为人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以说,一个“学”字,揭示了孔子成为至圣先师的全部奥秘。中科院院士、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也谆谆告诫青少年学子: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学习越早越好,但永远不晚。好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动,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一天都不能懈怠。在学风建设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学为乐,以学为荣,学做真人,学为君子;让好学之风吹遍校园,成为学校的常态和标志,成为礼中师生的精神风貌!
尹建文
201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