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地理教研组在学校教科室的领导下,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克服个人困难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每位老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着,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积累许多教学经验,不断完善着自己,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完成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加强集体备课
我们地理组共有5名地理老师,分3个备课组,开学初制定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争取新学期有良好的开端,积累经验和知识。注重提高备课的质量,做到了发挥团体精神、集体的智慧,将备课组的备课活动落实到实处,做到了学校要求的“四定五统一”(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主体教案、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练习)。每次备课活动都不流于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平时注重常规教学工作的落实,认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写出规范的课时教案,在学校组织的教案检查中,组内5位教师的教案全部合格;鼓励教师互相听课,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同时我们每节课都精心挑选练习,学生完成作业状况良好,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这学期教研组内每位青年教师都完成了至少一节的公开课。
就叁个年级的地理教学情况而言,客观分析,有喜有忧:高一各班成绩较为均衡,但在学期后半期,因为文理分科的困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所波动,针对这一情况,备课组老师积极思考对策,注重基础知识过关。高二文科只有一个班,地理学科学习情况良好,成绩符合期望。高叁地理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迁移与整合能力、文字图表阅读能力、答案组织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鉴于此,高叁备课组老师积极思考应对之策,集体备课,统一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练习,每周一练,利用晚自习时间,前两节课练习,第叁节课评讲,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讲解自己做答题情况分析,查找自身问题,最后将试卷收上来由老师做试卷分析;2、选取典型文字及图表材料,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从材料里面提取信息的能力;3、每周保证一节课的以审题、破题为内容的练习及讲解时间。
2.加强高考研究和学业水平测试研究,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本学期在平时备课活动中,加强对大纲和教材的研究,认真分析高考和新教材模块试题的趋向,体会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题的趋势,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
加强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判读、填绘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地理图象和图表分析综合地理事象。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包括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指导学生多注意观察生产和生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到生活中的地理。
3.注重课堂教学,注重落实的实效性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强调,抓住每一节课,让学生将知识在课堂上落实。强调教师备课时必须明确,本节课我要让学生掌握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当堂反馈。下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是否完成本节教学目标,哪些地方非常成功,还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要在不断反思过程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升理论水平
高中地理组5个老师,平均年龄较轻,所以在教研活动方面,本组更加强调一种平等互助、人人参与的教研氛围,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与合作中发展彼此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具体采取以下措施:1、要求人人都上公开课,提倡组内老师相互听课;2、备课组老师间周集体备课一次,并就相关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原因,统一对策;3、每一次年级统一考试之后,备课组老师集体进行试卷分析,针对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练习的数量与难度。因此,本组确定的教研方向为:教师有效的教学经验能力的自我培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开展了《整合信息技术提升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组内教师积极参与,竞相开设实验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课后各位教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并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毛丽菊老师一篇教学反思在学校大会作交流,另在2008年的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多位教师的论文获奖,如王小春老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地理探究活动》获省电教论文评比一等奖。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
1.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新教材渗透着灵活的教学理念,每位教师都面临着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挑战,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为自己充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新课改理念。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地理教学面临的困难很多,一方面初中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高考的局限性,部分学生忽视地理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当然这里面有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原因,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课堂调空能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达到课堂教学的完美。
3.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提高教研能力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力争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强调知识的落实转变为既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将只重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将单纯强调记忆转变为既强调记忆又注重思维的训练;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讨论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只重课本文字描述,转变为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变“旁白”式解释为让学生的“感悟”、”思考”和应用等几个转变,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叁教研组建设的设想:
1、营造平等和谐的教研组工作氛围,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着眼与组内教学成绩的提升;2、加强组内公开课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备课组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授课课题,指定教师讲课并在课后讨论,以达到通过公开课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3、进一步推进本组既定的教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