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学期,将根据教务处总体部署和学校叁年主动发展规划,以践行“成功教育”理念,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目标,提高备课组工作实效,狠抓教育教学常规,落实学科教学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本学期,将继续狠抓起始年级的常规,在教学计划、教学案一体、作业批改、练习册使用、个别辅导等方面,与备课组成员一起商量研究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探讨课堂细节,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启发引导、合作研究、教师点拨、归纳小结、迁移应用、感悟反思、检测反馈等方面集思广益。
2.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监控。本学期重点在提同课堂教学质量,备课组将通过相互听课、评课交流等形式,及时分析问题,商讨对策,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3.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及时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备课组要做到分工明确,还要做到资源共享,如:课件的运用,补充练习,教学软件等
4、、组织好组内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结合本学期每位老师的教学随堂公开课,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围绕相应的课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随堂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组教师共同提高。创建团结协作的教研组氛围,共同完成备课组的工作。
叁、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四、主要工作:
(一)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参加业务学习与校内、外的各类进修(包括校本培训和高一层学历的进修),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二期课改和教育理论,充分利用每位教师征定的教学杂志,有针对性地学习些用实用价值的文章,通过:“学习——反思”这一方法,树立教师做研究者、指导者、观察者的理念。
2、加强校本培训。结合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评价和学习交流几个方面确定活动主题,坚持培训与教研相结合,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二)提高教学质量
1、修订地理学科教学常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期中期末教学常规检查以拟订好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标准。
2、根据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认真扎实地做好新课学习、旧课复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争取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合格率能够一次性过关。
2、组内教师要精心备课,要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教学,要想方法设法让自己所教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3、各位老师要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力争使自己的科研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
4、深入推进“两纲”教育。继续注重学科落实,根据学校要求,促进“两纲”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
四、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备好每一堂课,教案书写工整规范(未完成我校高中循环教学的老师要求写详案)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运用生产和生活中的“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形成较好的地理素养。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和讲解。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容量,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