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菊: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有效师生互动
我觉得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最基本的就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想要提高课常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无异于纸上谈兵。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和谐完成。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包含两个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作为主体之一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社会、
一、优化师生关系,尊重每位学生
在我们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从“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尊敬家长”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受尊重的是“老”“师”“长”等字辈人而非学生、幼者的专利。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尊重学生,要从细节做起,使他们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馨。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体验到尊严。
首先,尽快记住学生的名字。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第一件事就是花时间去熟悉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记住他们的名字。这样会使学生感受到关注和尊重,从而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谐气氛也由此产生。
其次,主动亲切地与学生打招呼。每个学生都有亲师性,往往体现在学生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学生与我们主动打招呼,而且还要用笑容或亲切的语言来回应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问候,并且当我们遇到学生的时候,更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这样一来可以体现师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二来说
再次,常说、多说谢谢。对别人给我们的帮助表示感谢,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你对帮助过你的学生表示过感谢吗?学生帮助老师做些事情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一种礼貌。然而我们却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礼貌。其实,学生除了年龄比我们小,身份相对教师来说是学生外,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有着完整人格、与我们平等的人。在生活中,我常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说“谢谢”,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我都会真诚地向学生表示感激。从这个极其平凡的词语中,学生享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二、做到理解学生,换位思考
教育
首先,把握批评的程度,注意用词和语气。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有了错误,教师决不能一味地训斥或是尖刻地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严厉与温和兼备,真诚地跟学生说明事理,摆明对错,既保持教师的威严,又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用心良苦,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其次,耐心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话。作为教师,由于职业特点,日常和学生说话时,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强加给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在跟学生说理时,教师应给予学生申辩的机会,让学生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在课堂教学中,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而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在用心地听他们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叁、把爱心、关心献给学生
卡耐基说: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多一些注视、微笑和激励。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点拨者、鼓舞者、激励者。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教师要以正确鼓励的话语和微笑来评价学生,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强的信念,增强成就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注视、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善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雨露,以此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其次,在课间多一点亲切,多一点幽默,课间十分钟是学生经过紧张的几十分钟课堂学习后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的重要时间。也是最能反映学生状况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课间十分钟了解学生的动态,观察学生的言行,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正确引导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是点滴小事凝聚而成的,它是教师爱心真诚的结果。“教育就是爱”,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