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地理学科组>>教师成果>>正文内容
行动研究与地理地图阅读
发布日期:2009-10-17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作者:wxc

武进区礼嘉中学  王小春

    现在高考对于地图的考察越来越重视,同时对于学生阅读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地理高考中的地理阅读也是得分难点这一。怎样培养学生地图阅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水平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可以用行动研究的原理,以行动研究法的四个环节指导地理上地图阅读。

    按照通常的思维形式,当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碰上了困难、矛盾,即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矛盾或问题,并进—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行动研究”的适时倡导与引入且付诸于实践,则使我们的这种研究形式成为了自觉。

在教学中行动研究将从事两种不同性质活动的主体——教师和研究者——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书斋式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研究倾向,它要求教师系统地反思自己的实践,要求研究者深入课堂,从课堂中发现问题……与教师—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其实,我们稍加考察,就会发现,在现代教育教学观的指导下,这种憧憬已经成为现实。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承担课题实验的教师实则身兼二职,他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将两种角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而就有可能使研究更为有声有色,使理论与实践趋于完美的结合,使研究成果的价值最大化地体现。

第一轮

    一、设想——我们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图阅读始终是一个难题,一方面,地图信息的量大,要求人们阅读地图之后迅速作出判断,明白图中表达的主要信息:另一方面,山于各人的观察能力、观察视点和阅读辨别能力不同,因而每个人从地图上获取的信息多少都有不同。所以,更增加了阅读的障碍。这种矛盾在高考试题中反映尤其突出,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行动研究”法为我们指示了解决问题的门径,“行动研究”要求有“明晰的研究目的,或者说探究问题的明确性。”据此,在高中地理地图复习中,将研究范围凝聚一点,即:如何读解抓住图中主要信息,抓住了图中的主要信息,也即明白了地图所要表达的考察范围。

    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我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调查。

    下面是调查情况记载:

    高中地理地图阅读现状问卷调查

    指导语:本问卷仅供调查学情参考,不作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请不要有任何顾虑。

    填写要求:

    1.实事求是,平时怎样做就怎样填写:2  独立思考,不要互换意见。

    ()根据你平时在现代文阅读及其应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以下15题中各属于哪—类?请确定一种,将其代号填入后面表格里,以便归类统计。

    1、和地理其它考题(考项)相比,你有关地图阅读测试:

    A  成绩最差    B 成绩一般    L  成绩最好

    2、每逢地理考试,你做有关地图阅读试题,通常是:

A.心情紧张,焦虑感重  B.有时紧张,有忧虑  C  自信心强,轻松自如

    3、在地图阅读方法上,你通常是:

    A.跟着老师走,自己没办法    B.按地图所有信息依次解读

    c.因图而异,  自有一套方法    D  先读图,再读题,依题返图解读

    4、你的解题程序通常是:

    A  先做题后读图    B  边做题边读图    C  先读图后做题

    5、在地图阅读测试时,你失分多的题型有:

    A  选择题    B  综合题    C  问答题

    6、要测试地图阅读能力,你困难大的方面有:

      领会隐含信息    B  读出主要信息    C  读出显性信息

    7、在地图阅读时,你通常是:

    A,有时弄不清地图想要表达什么地域,

    B 一般能弄清题意,大体把握解题方向

    C能较快领会命题意图,准确地把握解题思路的方法

    8、解填空题,你的现状是:

    A.有时吃不准,找不到相关信息,乱填一通

    B.能据题找到相关信息,但筛选不准,填空不当

    C.据题寻信息,较快找出关键信息,填空正确,失误少

    9、据图解问答题,你的现状是:

    A找到的信息多,分不出主次,不知答什么好

    B.大体懂得该答什么,但概括不全面,表述不清楚

    C明确把握答题内容,能较好概括要点,有条理的表述

    10、在地理的课外阅读方面,你通常是:

    A  兴趣不大   B  兴趣一般    C  兴趣浓厚

    1l、用于地图课外阅读的时间,你通常是:

    A  没时间    B  假期有   C  平时有

    ()简要写出你对加强地图阅读训练(或实验研究),提高地图阅读能力的要

求、意见和建议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一个选修地理的班级,其中文科班人数占多数,理科班少数,问卷调查表回收率为100%。

    据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大多是对地图中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及隐含的信息难以读懂。

    另外学生就是对获取信息不知如何取舍。而在地图一类的题目设置中,常常有主观表述的情况,因此,怎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搜检出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而表述成句、成文则为问题的关键。地图阅读重在检索信息,所以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心理思维、心理判断的过程,即心理认知过程。因此,要确立有效的读解方法,对阅读的心理机制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观照,“一流的人才必具有一流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基本要素。”所以,心理因素也是课题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我回收到的学生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到,其中充斥了较多的负面心理影响,诸如恐惧、焦虑、担心、忐忑等,他们认为地图阅读内容太复杂,所以缺乏信心。因此,怎样从认知的过程摸索、总结出有效的读解方法,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即为当务之急。

    明确了问题,进一步就该考虑解决措施。按“行动研究”法,这里需要做出计划,“计划的制定既要包括行动的'总体计划'”,又要包括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尤其是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的方案”

    二、计划——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明确了问题,确立了方向,即要读懂地图,就应明确主要信息,并能以主观表述形式出之。

    地图的类型有:

    1  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图

    2  柱状图

    3  饼状图

    4  折线图

    5  政治图

    6  日照图

    7  其他各种专题地图

因为地图类型较多,所以最主要的是学会各类图的判读方法

叁、行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在读解方法的指导上,我力求使它具体实用,便于操作,便于掌握。

(一)地形图

读解方法为:

1首先让学生熟记世界上的一些很需要经纬线所穿过的一些重要地区,以此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全世界地形的概念。

2熟悉各种最基本的用等高线表达的地形以及分层设色图中各高度的颜色表示。根据已知的各种类型的基本图进行识别。

3 对应头脑中已经有的世界地图轮廓进行区域识别,判读其区域信息。

4 根据题目检出其主要信息。

如果学生了解了这种方法,并养成了这种思维习惯以后,即能顺利完成相关地图的判读与识别。

(二)柱状图、折线图

1、如有图名首先读图名,划定其信息表达范围

2、如没有图名,则注意纵、横坐标,从坐标的单位上判读主要的信息表达范围。

(叁)饼状图

主要看图例以及各图例所占的比例分数,从而判断主要的信息。

(四)政治图

1、首先要熟悉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轮廓,同时要知道它们所处在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轮廓,联想到相应地区的地理概况,初步获取所需的信

  息。

3.再回到题目,根据题意选取主要的信息。

    ()日照图

    掌掘必要的与日照方位有关的地理现象,如正午太阳高度、极昼与极夜现象和地方时相关知识等。然后据此判断地方和时间。

    ()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实际是由一些基本图的拼合,因此所用方法也是相关地图的拼合。    在告知学生相关读图的方法并让他们对介绍的各种类型的地图作了相关的专门  练习后,学生对有地图给出的相关题目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以于做此类题目也减少了盲目性,掌握了做地图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叁、考察和反思——我们的问题是否解决

    虽然学生对此类题目有了一定的应对方法,但是只是对上述方法死记硬背而已,所以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仍时有错误发生。另外学生主要的错误集中在地理空间的图形的转换上,辨别不清空间方位。

    四、进一步措施

    为了让学生减少错误,需要重新让学生明确方向的判别规定、地球自转的规定以及经纬度标注,给予集中的相关训练和各种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的视图,强化和巩固学生头脑中地理方向和各种情况下地理方位感,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训练学生图形转绘的能力和树立在做题过程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冷僻为熟稔的意识。

    经过上述的训练和强化后,学生在做涉及地图的题目时,犯错明显减少.但是速度还是不够快.另外就是过于按部就班进行地图判读.

    五、结论——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

经过—段刚问的巩固练习和测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地图类题目的做法和技巧,涉及地图判断的错误的明显减少,可以说目的基本上过到了.但是随即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对地图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不够,在做需用到隐性知识较多的题目时,解题速度明显不快.因此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加强对地图中隐性知识点的挖掘

第二轮

一、总结第一轮出现的问题:

1、读图能力不强,显性信息提取能力不强

2、隐性信息辨识能力不强

3、关键信息提取能力不足

4、方法运用不灵活,存在大量死搬硬套的现象

二、针对以上问题拟采用的措施:

1、加强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点在于空间方面的知识掌握和理解,如教材第一单元第六节中有对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首先能一字不拉、一字不错地熟练背诵,达到基本知识牢记于心;其次给出地球侧视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要求学生对照其中任何一幅图能说出书本上的知识,达到初步理解的目的;第叁步,脱离图形,要求学生能全面说出有关知识以及动态变化过程。

2、面对空间图形,能正确说出图上的显性信息。

如右图(1-15):要求学生正确说出图上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平分线,夜平分线,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3、根据书本提取图形中的隐性信息:仍以右图为例,根据极视图中,地球自转“北逆南顺”的法则,得出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再根据教材中“冬至日南极圈及以南全部为极昼”这一知识,判断图形所展示的节气为冬至日,从而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26S。还有其他如:在极视图中虚线一般表示极圈、回归线这一惯例及昼平分线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知道E点就是太阳直射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图中各经线的经度、晨线、昏线;以及昼平分线地方时为12时、夜平分线地方时为240时、晨(昏)线与赤道夹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