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中心,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组织《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相关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总结、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努力促进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探索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规律。
1.在新的学期中组织全校技术学科教师进一步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针对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必修和选修模块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专项研究,完善新课程研究组,继续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专题性研讨;如:高中信息技术评价研究、对信息技术素养的正确理解和定位、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等系列专题,以加深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和研究,提高课程的实施能力,提升我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
3.加强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建设、使用与评价策略的研究,帮助教师确立动态发展的课程观点,激发教师创新课程价值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实践能力。
4.进行学科建设相关课题研究,立足基点,实效推进
在课题研究方面,拟以“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建设与深化”、“通用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与行为优化的实践研究”、“通用技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做好课题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并进行申报,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教师对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思考,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水平。
(二)抓好常规教学和教研工作,提高技术课程实施的水平。
新学期中,将继续以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引导学科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采取“研究课”与“常态课”、“评优课”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思路,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2.在学科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师生互动、思维充分、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发展的高效益课堂教学模式。
3、在本学期继续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新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以点带面,引导教师进一步把握课改方向,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4.做好高二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
(叁)做好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
1、组织学科教师开展竞赛辅导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提高辅导水平;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上一级的竞赛活动。
叁、日程安排
1、组织做好全校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上一级的比赛(2月—3月);
2、组织高二信息技术会考。(4月);
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4月—5月);
4、开展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征集和评选活动(6月)。
5、开展各顶信息技术竞赛活动。(3月—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