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育动态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技术学科组>>经验交流>>正文内容
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几点尝试
发布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佚名

摘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发展。本文从本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校目前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并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思考。

关键字:数字化  教学资源  思考

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技术层面逐渐打破了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教学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以及校内外教学资源的相互转化成为可能。数字化教学资源要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有助于解决教学上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文字教材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信息的呈现上要符合教与学的原理。但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成熟的东西不多,目前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是以开发多媒体积件和网络教学的探索为主,缺乏一定的体系,多数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资源现象严重。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载体和使用者,更应成为资源资源的建设者,因此系统地、有效地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 以课题研究为引导,提升开发与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层次

1.开展教学资源建设的起点

将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科研结合起来,以教科研为先导,以研究促开发,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承担了常州市电教“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增强了计划性和针对性,形成了内容丰富实用化、形式开放模块化、共建共享网络化、新旧衔接通用化的开发思路,并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创建了主页、FTP库、专题学习网站、个人网站、视频平台、教师教研博客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FTP教学资源,在全校已开通并应用,这些教学资源方便了教师备课、上课。

2成立课程资源开发中心

2007年成立由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信息中心、教研组长等组成的教学资源开发中心,设业务骨干负责具体工作,将教学资源建设纳入课程改革计划。教学资源开发中心的职责:制定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方案、培训计划,各项管理制度,评价开发的教学资源等。由教学资源开发中心、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共同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建设教学资源库。

二、以模块建设为主线,强化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效性

以网站、FTP库、电子题库等形式为载体,以课程规划和使用功能为依据,划分成若干模块进行研究和建设,强调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方便有效。

1.备课组模块(重点建设模块):涵盖学科教学各年级,均为教研过程中整合自编的实用性资源。

高一、高二备课组:教研组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创新点和新起点。目前已形成适应新课程标准,与苏教版教科书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方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总要求,按照学校“四标叁学叁快一体化”方向,结合教研组的“集备+研讨+自备”的集体备课模式,由知识体系、师生活动、自备方案等几个重要内容组成,侧重于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如何进行教学生成等过程的设计,主要是集体备课研讨的记录、教学积件、课例录像等。

教学实施方案:按新课程的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在重新整合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作一定整编和再创造而形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去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课件、专题学习网站、试题库、教学案等。

学生研修资料:从新课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叁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学进程,适时提供给学生自我阅读学习的素材,激发学生对模块乃至学科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高叁备课组:全套近年江苏大市模考试卷、高考研究(19832009全套高考试卷);高叁一轮复习教案学案,在两年试用的基础上,按本校的四标叁学叁快一体化的要求自编形成的校本资料、一轮复习同步作业、二轮专题试卷、综合模拟试卷。一轮复习全套课件、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基础知识强化卡片;新鲜+整合+自编,涵盖高叁全程教学。

2教研教参模块:用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的再生性资源,是教师提升专业化素质的平台。

高中备课参考:主要是与高中教材相关的知识难点的讲解和拓展等资料,可用教师学习,自我提升或竞赛辅导。

教学设计智库: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校教师精编的课时计划,成功的经验,新教师的学习园地。

学科SWF:涵盖教材的FLASH动画积件,是制作课件的绝佳素材,可延续到新课标教材教学,为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资源。

名校名师资源:省内外名校名生物教师的教学设计,可结合校本扬弃运用。

3内务成果模块:全套数字化的教研组及备课组的计划、教师的教学成果、研究成果以及奥赛计划、辅导资料和成果。是学科建设的资料性和窗口性的模块。

4.研修资源模块:包括电子图书、生物学家介绍、课件实用图册、实用软件。教学的工具性资源,便于教师制作课件资源、查阅资料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用于师生研学、师生的校本培训。

叁、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为目标,构建数字化学科教学模式

“数字化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信息为依托,使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优化的一种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基础由数字化课本系统、数字化授课系统、数字化备课系统、数字化学习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1.数字化课本系统

数字化课本系统是课本的电子文本。由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组成。这样,课文内容会变得直观形象且生动有趣!数字化课本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方式将课本链接到其他网页、动画、图片、声音、视频等。在学习之余,让学生去游览一番,开阔视野,丰富积累。 目前这一类网站网页已有许多,多为一线教师制作,如专题学习网站。有一套这样的“数字化”课本,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数字化生物授课系统

数字化授课系统是按照教学要求,请一些优秀的教师对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并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或网页,上课时教师只需进行电脑操作即可完成教学。有助于解决生物教学中的程序性知识、跨时空、宏微观等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师资薄弱学校的生物教学,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其中的网络教学不仅有一定的交互性和随时超链接到其他网页、文档、表格、图片、声音、视频等优势,还可利用网络的搜索查阅功能、BBS功能等大大拓展了教学的境界。例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课的教学,教师进行了角色扮演得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不同角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并让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发到教师个人网站的BBS中,并将课件链接到这个帖子上,结果不仅本班学生参加讨论,而且课后还吸引了一些全国各地的学生、老师来参加讨论,使这个帖子成为那里的热帖。扩大了教学的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数字化备课系统

数字化生物备课系统包括以下内容:(1)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研究资料。(2)课件素材库。素材库应包括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网页、网站、经过精选的“各课相关素材”。(3)课件库。课件可以是自己开发的或征集来的优秀课件,也可以是各级比赛的获奖作品。(4)积件库。“积件”指的是课件中可以相对独立的单元,亦称微课件即半成品。还可以有其他的素材库,如教案库、课例库、试题库、有了这样一套数字化备课系统,老师们备课和制作课件就会方便许多。

4.数字化学习系统

“数字化生物学习系统”供学生自主学习,有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归纳拓展、反馈训练等内容和环节;同时设有学生讨论、作业练习与反馈、测试(包括师测、自测)与反馈、学生质疑与教师辅导答疑等平台,以保证学习效果。这些内容,最好利用网络论坛或留言簿,形成一个联系各地各校各学生的大课堂这套系统比授课系统有更多的图片、动画等,让它更具趣味性。

在上述四种系统中,数字化备课系统应该说是教师最需要的。在数字化备课系统模式的架构下,进一步建立并扩展成系列化的数字化学习评价系统、数字化学习系统,以及教研博客、Moodle等数字化生物教研培训系统。

教学资源运用效益的最大化,是我们应该追逐的目标。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改目标应当是资源开发和运用的价值取向。在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中“书本教材再现式”的、“灌输辅助式”的、“板书替代式”的、网络教学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很多,导致数字化教学进入误区。课程改革呼唤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运用渴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资源的生命力在于运用。在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并举并重,一定能使教学得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冲锋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J] . 教育科学研究,2006,(8

2.吴刚平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N] .中国教育报, 20039-1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