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育动态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技术学科组>>经验交流>>正文内容
信息技术精彩课堂从这里开始
发布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佚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的深入思考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管泽锋

 [摘 要]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如能不断地从这一角度和高度来认识总是能解决问题,定会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相长中师生双方都可获得精神满足和艺术享受。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特点出发,探讨教学艺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结合汲取和积累下来的教学艺术经验与教学实例,以及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教学艺术手段与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  艺术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就是要科学地再现求“真”,而在艺术表现上要求“活”,使师生发展求“优”的和谐统一的综合艺术创造活动。信息技术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上,而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课堂如何能上出精彩,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呢?

一、深入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艺术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技术与文化的综合,信息文化必须依托技术基础来体现,二者不可分割。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呢?

1.教材内容再创造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一方面,教材的编写受时间、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限制,以及会受到教材编写人员的主观爱好、知识背景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时,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变化,包括将教材中的软件工具、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更换,还可以根据学生爱好、本地特色文化、当前热点问题等,更换部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虽然对内容选取是非常谨慎和严格的,但它毕竞篇幅有限,并且在有限的篇幅内,教材编写人员的编写意图与表达成教材的文本往往是有差别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不应成为教材忠实维护者,而是要勇于突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丰富课堂的文化内涵。

2.与生活实际结合

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对象,也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有力工具,学生的学科学习任务和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是信息技术双重价值的良好载体。笔者的调查证明,学生期望教师能够多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说明信息技术教学艺术要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要以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以活动为主线贯穿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相关的素材来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扩充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多种方式的整合,去除冗余信息和减少无意义学习,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充分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技术思想艺术

人们在不断追求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完美的同时,也在遵循着一定的技术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反映的正是在开发、使用技术的历程中积淀下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思想。

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内在美展现出来。例如,让我们重温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在经过“运算符与数据分开”、“指令与数据分开”到“程序内储”的技术思想历程,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体系基本建立,为近代计算机核心技术奠定了基础,为计算机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程序设计中的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系统的思想,掌握系统的方法;用计算机解决“韩信点兵”、“百钱百鸡”、“野人过河”等问题中的算法思想,都体现了人类智慧的力量之美,学生在感受这种美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思维能力,同时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功挑战难题的成就感;技术思想方法同样也表现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之中。例如,在讲授《网站制作》时可以这样思考:我们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工具的使用,而是有意识地让他们进行网站的规划设计、基本素材分类、认识网页基本元素、组织网页、发布和评价网站。

当然,教师可设计情境,让学生从技术开发者的角度去体验、总结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如在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时,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从他人身上总结经验:

先让学生上网查找某一专业知识,例如任务:查询需要打流感疫苗和不需要打流感疫苗的叁类人,并说明原因。可能学生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可以想象他们考虑得不是很全面。

然后,播放一段专业人员,例如医学专家的查询过程与方法:①进入具有可靠医学信息的Medline Plus网站;②在该站内输入“流感疫苗”搜索信息并得到几条信息;③访问其中两个超连接,检索出了需要和不需要打流感疫苗的人的种类。④由于对其访问的资源不满意,检索第叁个超连接;⑤访问具有可靠医药信息的调域名已经过期皑网站,但没有找到信息,于是运用Google查找出并访问一家售感冒药的医药公司,通过阅读感冒的症状证实了从Medline plus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完成任务总共花了大约7分钟。

最后,学生对比自己与专家搜索过程与策略的不同,总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叁、精心设计、巧妙使用的导课艺术

导课讲求的是,“第一锤就锤在学生的心上”,也就是要达到营造气氛、定向、启发、铺垫的效果。教学导课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即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富有特色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网络的信息安全》:

情景引入:向学生演示计算机遭到病毒攻击的实况。(什么都不说,让学生看计算机发生了什么)

体验提问:有一天,你的朋友突然告诉你,他有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相信吗?有一天,你打开电脑工作一会儿,忽然发现,刚刚才存盘好的文件突然不见了,或者机器好像被人操纵了,接着系统突然崩溃了,这时,你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并知道如何处理吗?还有,你打开一封邮件,它告诉你只要你邮寄多少钱到某一账户,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奖,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注:课前调查过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上网情况)

首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唤起使用过计算机学生的旧有体验,紧接着用一连串富有激情的、针对典型的事例的提问引出课题,用较短的时间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这种创设情境和设疑的导课方法,也激发了学生对破坏信息安全的不满和维护信息安全的愿望。

四、多措并举展示信息技术课程的演示艺术

不仅是信息技术操作技能部分经常需要通过演练增强学生直观的学习经验,很多教师还会通过演示来帮助讲解陈述性知识,以及利用演示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演示应注意:

首先,课堂演示要讲究审美的效果,演示画面应该尽量简单、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例如,演示画面中可以借助数字标号、项目符号、Gif动画、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的思路;一个画面不要包含太多的信息,不要放很多无关的动画,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课堂演示要与讲解结合,要能够控制操作动作的速度,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可以在演示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演示与讲授可以同步、也可以稍微滞后,演示结束做好总结。例如《利用工具处理信息》:

教师:我这里有一篇文章傲师展示16开纸张印刷资料),如果现在需要将它录入,到电脑,你们估计需要多长时间?(等学生回答)现在老师将它输入到电脑,你们替我看着表,我会用多长时间。

演示:用ORC软件配合扫描仪输入文字。

再次,课堂演示的主动权不要将学生排除在外,让有经验的学生进行演示经常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实验表明,学生演示更能吸引注意,他们更会以帮助同伴的心情和不服气的批判精神积极地对待同学的演示。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分千预、要多鼓励。

五、因学施教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实践艺术

操作实践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课堂形式,但目前由于实践时师生活动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很难掌控,有的教师经常是满堂跑,而有的教师却只好让学生处于“放羊”状态,这是让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头疼的事情。

首先,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明确,可以以打印稿或网络共享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的训练,可以设计一些小的任务让学生做,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操作方法、尝试新的解决方式;对于项目型或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应要求学生按照制定的学习规章制度执行。

其次,任务要有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兴趣,可以让他们选择做数量不同、难易不同、主题不同的题目,但应该设定一些基本任务。例如 “开放型的任务:画一幅图画,制作一张名片,打印一个报告,编制一份小报,统计一个报表,设计一个课件等等,这类开放型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做,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管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或者在一节课中设计几套任务,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他的任务则写在纸条上,随时发给那些走在前面的学生,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就在学习成绩表加上一颗星,并发给下一个任务。”

六、师生互动巧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高潮艺术

教师富于表现力、感染力、创造力的教学,无疑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从而表现得精神振奋、热情高涨、思维敏捷、动作灵活。而学生的呼应,又反过来激发教师的创作灵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种默契,这种互动效应,把教学步步推向高潮。

教学艺术高潮是指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在设计教学艺术高潮中应找准时机,或巧布疑阵设置岔念,或连环层进循循善诱,或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例如,在《二分查找法》课堂中,富有激情的语言、有意义的手势,以及有挑战性的游戏(也是一种思维训练),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我在手心里写一个[0100」之间的整数,大家来猜是什么数’。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3’,当我提示‘小了’之后,又说‘70’,我提示‘大了’,就这样一问一答,教学过程开始了。在提示下学生最终猜中了我出的数,我答出‘对了’。

紧接着,我让一位学生出一个数,我来猜,同样的规则,我在7次之内就猜中了,我说:‘你们任何一位出一个不超出该范围的整数,我都可以在7次以内猜中,你们是否可以做到?为什么?’我让学生两人一对去试验,在实践中学生体会到只要采用‘二分法’去猜,即第一次猜50,如果‘大了’,下次就猜25,如果‘小了’,下次就猜75。这样就可以保证7次以内猜中。这时我把任务提出:即编写一个程序让计算机随机出数,我们来猜。由于经过课堂一开始的具体实践,学生对游戏的规则和步骤已经非常清楚,所以,很顺利地就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把编写程序的步骤总结出来。”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艺术的高低很大一个方面就是要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过程,以上几方面一起运用定能使整堂课流畅、有起有伏、引人入胜,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他们主动快乐地到达知识海洋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质量》 王贺明

[3]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崔丽霞

[4] 《创新教育》                    阎立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