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管泽锋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引领学生进入学科的美好殿堂中遨游,首先就要让他们喜欢信息技术课堂这个学科学习的主战场。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向往信息技术课堂呢?笔者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索,现将一些体会整理出来和各位同仁商榷。
一、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堂应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
要想让学生期盼走进信息技术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才能向你敞开心扉,透露心声,才能对你“听其言,信其道”。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
俗话说:“人熟是个宝”,信息技术课每个星期只有一节课,如果仅仅局限在这一节课中,又要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就太少了,一个星期后大家再见面,彼此还真有些生疏。因此,我便想方设法和学生多接触,如主动利用课间时间、下午学生活动锻炼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久而久之大家成了无话不说,无拘无束的好朋友。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思想更具感染力,教师的话语也更具有影响力。
在每堂课上课前,我都会提前来到计算机房,站在机房门前迎候学生,和先来的学生打招呼,交谈。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①通过和学生交谈我能够及时了解到某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如某个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我就会对他特别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还可以询问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感受和有哪些积极的建议,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整。②每一次都可以有意识的记住几个同学的名字,时间一长记住了许多同学的名字,课堂交流时就能直接叫出学生的名字,而不是用“这位同学”、“那位同学”来代替,使学生觉得老师心里有他。③学生知道老师早早在那里等他们,便放心的早来,并且不断带动其他同学早来。这样,上课铃声响前,学生基本到齐,并开好机准备上课,保证了课堂教学时间。④许多学生电脑爱好者在课余的实践中遇到了问题,他们便早早上来和老师进行交流。通过和老师商讨得出解决的方案,他们回家一试解决了问题,更增加了对老师的信任,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上信息技术课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在课堂上,我不是以“权威”身份出现,而是倡导师生平等,尽可能多地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问。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自己总是充满激情的赞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关切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引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量变会引起质变,现在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气氛也更轻松、和谐。
二、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堂应是充满乐趣的课堂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与持久,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
1、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玩”中学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努力创设“玩”中学的课堂,如在学习“认识奥颈苍诲辞飞蝉”、“鼠标操作”、“键盘录入操作”等内容时,我从网上和电脑城中搜集了一些集学习和玩乐于一身的小软件,学生可以在看动画、玩游戏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技能。教师平时要多注意收集相关的软件和资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2、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像同时刺激人的感官,如果运用恰当,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网上查找信息》一课的情境创设环节中,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鲜花和可爱的小动物图片,利用多媒体手段,配上和谐的背景音乐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当学生看到鲜翠欲滴的花朵,憨态可掬的小动物,都情不自禁的叫出声来,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我不失时机的询问同学们想不想学习网上查找信息的方法,大家齐声回答,想!学习愿望非常强烈。
3、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尤为好奇,展示其神奇和强大威力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如在讲《用电子表格自动计算》一节,我创设了“师生比赛”的情境,让一位同学用计算器计算“90+87+85+78+89”的和,而我用电子表格的自动计算功能计算。比赛开始后,我用鼠标迅速拖拉选取数据所在区域,再点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立刻求得“90+87+85+78+89”的和等于429,而此时比赛的学生才算到“90+87”。学生们都为老师的表演喝彩,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了电子表格自动计算功能的神奇和强大威力,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学习。
叁、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堂应是有成就感的课堂
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并且能够帮助同学,就会有成就感,进而在学习中越来越积极主动, 学习兴致越来越高,发挥出学习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去指导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这样一个转变,一堂课中教师的讲解时间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5分钟,而学生的学习、操作时间通常有30多分钟,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每节课都制作了专题学习文件夹,专题学习文件夹下有学习目标、基础学习、学习资源、学习任务、拓展学习等子文件夹,学生通过访问以上文件夹,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许多学生表达了喜悦之情,他们说,过去上课会不会都得听教师讲,感觉很郁闷,学习提不起劲来,现在不同了,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确定学习内容,会的内容不必重复,完成基本任务后还可以在拓展资源中学习,那里有许多有趣的资料,还有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很有吸引力,我们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2、开展互助学习,带动学生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友好交流
由于学生因为多方面原因,信息技术的基础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有些内容的学习中,这种差别会很大。在教学中如果硬是采取“齐步走”的方式,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吃不消”。这种被动的局面任其发展下去,基础好的同学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基础差的同学会越来越差,逐渐被拖垮,丧失学习的信心。而由老师单独逐个辅导又很难照顾过来,开展互助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我把班级同学按成绩分成数量合适的学习小组,还细分成一对一的 “学习互助组”,采取“以好带差”、“兵帮兵”、“兵教兵”的学习形式,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后进”的同学,使后进的同学不孤单,不自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信心,逐渐融入学习集体。互助学习不仅有效的带动了后进的学生,也锻炼了 “小老师”的能力。他们说,原以为自己会了,在给同学讲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路并不清楚,并且自己即使会的内容,给同学讲清楚也并非易事,通过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更深了,现在喜欢和同学交流合作,大家在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觉得很开心。
3、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如经常让学生上讲台示范,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学习《网上查找信息》一课,我安排了分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同学们响应积极,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协作,积极准备发言材料。汇报开始了,各小组都做了精彩的亮相,其中第11组有2位同学踊跃地做了补充发言,他们小组对“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技巧做了很好的阐述,得到老师、同学的掌声祝贺。第11组的同学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是营造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关键
要使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堂,首先我们教师要从内心重视课堂教学,钻研课堂教学。一堂好课一定是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试想课前没有认真准备,上课铃声响起才匆忙走进课堂,照本宣科,机械训练,怎么可能受到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做也有损我们学科教师的整体形象。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认真的对每一节课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充满自信,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精彩分呈,才能深深的吸引住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它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专业素质,还要重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受到学生的敬佩,更好的驾驭信息技术课堂。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是一种很好的“充电”方式,要积极参加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教研活动,如参加每年信息技术学科举行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资源、教学课例的评比活动,使自己受到历练,快速成长;积极参加各种大型的教学观摩活动,如每年举行的广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交流活动,开拓眼界,启迪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的对每一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养成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只要我们心系学科发展,钻研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营造出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