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务管理、总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等,提高管理质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大大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人为的失误。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让教务量化管理由繁变简。教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管理,给平时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对学校教师的平时任课,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的安排都由专人及时记录,便于日后检查,对教师的平时的教学工作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对教师管理中,诸如教师的考勤、代课、教研活动、科研论文发表、各种获奖、培训等,及时记录,便于期末量化。学校对教师每学期的备课、课件都有要求,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分工执笔按要求完成自己的电子备课,将自己的智慧结晶放入学校校园网FTP服务器,里面包括了教案、学案、课件、例题解析、素材资源、作业和教师的教后记等,大家可以共享编辑完成的课件,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按照上传课件的时间和数量期末量化考核)。教师不仅可以借鉴使用,还便于教学进度的统一。
二、信息技术使学年初基础统计方便快捷。学校建立了教师档案和学生的学籍档案、健康档案,对在校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对区内学校之间的学生转校行为能很简单的进行查阅,做到学生的去向分明,有案可查,再不会出现学生学籍混乱的情况,更不会出现教师档案简历不一情况,对学生健康状况一目了然,特别是对视力的比较,时刻提醒我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为学校基础报表统计提供准确依据。过去,学生要求按照年龄段、其中女生数统计时,一个出错,就难以校验,需要几天反复修改,直至完成校验;现在,无论按照师生年龄段还是教师学历统计,数据准确无误,半天就能通过校验上报,足见信息化的力量。
叁、信息技术把后勤管理变得从容。监控、报警系统的实施,为校园安全提供了保障,不光约束了夜间的光顾者,也规范了学生的文明行为,久而久之便成为习惯。营养午餐餐卡的使用,缩短了午餐就餐时间,避免了学生丢钱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束了老师值班点名的历史,方便了午餐核算。资产管理系统的使用,更是让管家会当家。学期初该准备哪些办公用品,准备多少;期末,哪一类结余多少,与上学期比较,哪一类变化大,原因是什么,是否有浪费现象,下一步有何打算,明明白白。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纪律、合理使用资金、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电算化的使用,无论对未来年度的资金进行筹集与分配处理,还是进行各种财务凭证和账务的处理、核算,打印各类报表;工资的审批,每月工资的制表、发放;预算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跟踪,对财务计划和预算的执行状况分析、决算,提高了准确率,提高了可信度。
四、信息技术架起校园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我校利用校园网站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师生风采等,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提升我校的社会声誉。特别是我们的“八岁儿童能读会写”课题班的网站更是各具特色,互动热烈。校园网已渗透到学校职能业务与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以及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校训通平台的建立更是方便了家长,学校的温馨提示第一时间发送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大事;学生有事,无需拨号便很快与家长取得联系。飞秋的运用,检索了一个个电话通知,更收获了温馨提示,还为老师们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总之,信息技术在校园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比如,在课程表的排列、任课教师的分配上,如何去实现快捷、科学的编排呢?如果能按照本学期教师的任课情况和作息时间的安排,然后对照新课程标准,遵循主要科目尽量安排在上午,小学科安排在上午第叁节课后,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不安排科目的原则,先自己排出一个粗略的总课程表,然后在这个课程表的基础上对照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便检查出有无教师重课,或者课时不足等情况,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不容易出现重课、少课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