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是当前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关注我国在国际上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了解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挥的作用,我国在国际问题上的政策主张。
【热点解读】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于2011年11月3日在法国戛纳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胡锦涛指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无疑将是有利的。
2、 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愿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帮互助,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3、中欧关系 2011年11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中方真诚希望看到欧元区经济和欧元保持稳定。对于中欧关系发展,胡锦涛表示,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
4、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2011年11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并进 共创未来》的演讲。在演讲中胡锦涛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第二,落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增长战略》,实现绿色增长和创新增长。第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第四,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
5、中美关系 国家主席胡锦涛2011年8月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副总统拜登。胡锦涛积极评价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取得的新进展,并指出,中美两国作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既肩负着重要责任,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美双方应该登高望远,超越国情差异,把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好、发展好。
2011年1月20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正在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美两国人民应该加强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分享机遇、应对挑战,共同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他强调,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6、中国两次投反对票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中新社联合国2012年2月4日电,联合国安理会4日上午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两国投反对票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
【命题角度】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入世10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哪些变化?
(1) 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密切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为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2)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3)提高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使我国成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
2、运用经济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愿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帮互助,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1)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日益融合。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本国经济,提升本国优势。
(2)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促使各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中家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广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带动全球总需求扩大,有助全球经济复苏。
(3)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场由于发达国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身受其害,发展中国应增加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4)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为世界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所以,中国愿意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帮互助,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3、中国为什么十分重视与欧洲关系,真诚希望看到欧元区保持稳定?
(1)中欧之间有着许多的共同利益。欧洲是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实力强大,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占据重要位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是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2)在国际舞台上中欧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多边主义,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主张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中欧之间经济各有优势,互补性很强。
(3)中欧关系的发展,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上,有着许多相同或者相近观点和主张。欧元区的稳定,有利于欧洲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4、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道理,对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中提出的四点建议进行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要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因此,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4)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鲜明主题。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落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增长战略》,实现绿色增长和创新增长。
5、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为什么要“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美两国作为主权国家,都有维持和发展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这是中美 “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在安全、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中美间合作的基础。通过 “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满足中美双方的利益需要,达到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目的。
6、胡锦涛主席对于中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论述蕴含了哪些深刻哲理?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我们应该着眼大局,立足长远,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共同努力建设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这一点。
(3)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世界经济正在恢复增长”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体现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这是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体现。(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7、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上,中国两次投反对票否决了决议草案。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体;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4)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理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5)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
(本题也可以从我国的外交政策角度进行设问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