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中考网上阅卷辅导材料
细说中考网上阅卷,提醒考生注意避免答题失误
■背景
今年,常州中考仍将全面实行网上阅卷,不少家长和考生对此还不甚了解。网上阅卷的程序怎样安排?考生作答要避开哪些误区?现对网上阅卷的相关情况进行解读,并为考生答题进行重点提醒。
一、电脑阅卷解密,网上阅卷的一般工作程序
网上阅卷的一般工作程序为:按计算机网上阅卷的要求设计并制造答题卡———考生考试———扫描考生答题卡———生成图像文件———按题将图像文件剪切后编排保密号———根据阅卷任务进行试题分发———阅卷员阅卷给小题分———考生成绩按保密号自动汇总———解保密号公布成绩。计算机将考生答题卡进行图像扫描处理,把答题卡的答题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里,通过软件程序按各题作答区域分别切割成若干部分,再将所有被切割若干部分的同一道题答卷组成一个题组数据库,而后由计算机按程序将各题组数据随机生成发送给阅卷员个人计算机界面,进行评分。
网上阅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主观题评分基本由一个阅卷员决定考生分数的状况。阅卷时,将考生主观题各题答卷图像通过网络随机进行调度,阅卷使用身份认证机制,每位考生答卷均由两位阅卷员在各自的计算机屏幕上单独评阅,当二者对同一题的评分误差不超出规定的误差值时,计算机阅卷将自动取其平均分作为该题得分;当二者给分之差超出规定的误差值时,该题将自动调给第叁位阅卷员阅卷;若第叁位阅卷员给分与前两位阅卷员的给分值比较,也超出规定的误差值,计算机将自动把答卷提交给该学科阅卷业务组组长,由其裁定最终得分。这样的阅卷流程,可以确保阅卷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从而有效解决了考试中主观题评分误差控制问题,使阅卷工作更加公平、公正。
二、怎样对评卷质量进行监控
无论是传统的阅卷方式还是计算机辅助阅卷,考生最关心的是阅卷质量。阅卷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主观题的评判,要求有多名阅卷人打分、复核。实行了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其特点和最大优点是能够对每一位阅卷员的阅卷质量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
网上阅卷系统不仅设置了合理的评分误差,而且具有及时发现误差并自动提请纠正和防止误差超出设定值的功能。通过这种复评机制,能将阅卷员因个人主观感受导致的评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能够有效地防范和避免因违规或马虎而造成的误差。
假如某一位阅卷员上午给出的评分偏高,而下午给出的评分又偏低,各级阅卷组长可以及时地从他个人的给分偏差变化曲线中看出问题。同时,还可以比较同一组其他阅卷员的给分情况。如果某一位阅卷员的给分变化偏差较为明显,组长就要面对面地进行辅导,看他在执行评分标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同时还要对他评过的答卷进行全方位复查和纠正。假定某阅卷员负责某一答卷第五题的阅评,计算机通过截屏,只把考生答题卷的第五题发给他。他每判完一份卷子,计算机系统就会把有关信息自动记录在工作量、平均分、标准差等图表和曲线上。这些图表、曲线类似我们常见的股票走势图。阅卷组集体和阅卷员个人的显示颜色不一样,各组组长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每一位阅卷员、每一个阅卷小组的阅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从而保证阅卷员掌握标准的一致性。
叁、评分误差怎样控制
为体现网上阅卷的公正性,在阅卷前,每道题都将确定一个评分误差值。误差值一般按每题分值的几分之几来定,供阅卷时掌握。
网上阅卷引入了多评机制。比如一道主观题,随机分给两个阅卷老师,背对背进行评阅,得出X1和X2两个分数,这两个分数经比较后,如果差值小于预期控制误差范围,则取其平均值。如果大于控制范围,则把题目随机分给第叁个阅卷老师,得出X3的分数。这时再将叁位老师得出的分数两两进行比较,如果其中最小的一个差值在预期控制误差范围内,则取其平均值。如果叁位老师的分差都超过范围,则直接送给阅卷组长最终评阅。
四、答题指导认真读
■客观题答题为什么要用2B铅笔填涂?
(1)对于客观题,考生答题时是将所选择的答案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网上阅卷时用高速扫描仪对答题卡进行扫描。由于部分题目在考生重新思考、检查后需要更正,或由于位置填涂错误而需要擦掉重改,因此修改将是必然的。而2B铅笔的浓度适中,正符合计算机自动识别对填涂点的要求。凡是达到2B浓度的答案都可以被计算机准确地读取和识别,不会造成任何误判;同时,又可以轻易地用橡皮擦干净而不留明显的痕迹。
(2)客观题填涂时,如果使用的铅笔的浓度太深,比如说4B-6B,涂出来乌黑的一块,不仅修改时很难完全擦干净,而且使劲擦的话很有可能会把答题卡擦破,这样,一个错误的痕迹就留在了答题卡上,计算机就有可能把未擦干净的这一痕迹识别出来而错误地认为是你的答案,造成单选题多选。
(3)如果你用的铅笔的浓度太浅,比如说H级别的铅笔,涂出来的笔迹就会很淡,结果更加严重,计算机很可能会把涂得比较淡的答案忽略。
■用什么样的橡皮?
(1)要能轻易地把浓度较深的2B铅笔的印迹擦去,不要用那种外表漂亮、造型多样但擦净效果差的橡皮。
(2)橡皮不要太柔软,因为这种软像皮在擦拭时方向不好掌握,而答题卡填涂点之间的间隔通常很小,很容易不小心把其他题目的答案也擦掉。因此,最好选用那种软硬适中的橡皮。
■主观题部分为什么要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
主观题部分用0.5毫米以上黑色签字笔书写的答题卡,经高速扫描仪扫描后生成的图像清晰度高,阅卷人员容易看清答题内容,正确评分。
■遇到作图题怎么办?
先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主观题为什么要按规定的题号和答题区域答题?
答题卡主观题部分的电子图像是根据阅卷评分的要求,按题目由计算机逐题进行自动切割,并随机将每个考生的主观题答题图像自动分发到评阅相应题目的阅卷人员的终端上。如果考生答题时超出答题区或随便弄乱答题次序,阅卷人员看到的将不是本题的答题图像,容易造成错判。
五、考生信息填写规范
■考生信息
认真填写考生信息(姓名、准考证号等),字迹要清晰工整。
点评:在阅卷过程中,如果遇到答题未贴条形码、条形码破损或其他情况,考生信息区将是确定准考证号的最终依据,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认真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考生用笔
客观题的填涂
必须用2B铅笔。按照规定符号填涂客观题,修改答案可使用橡皮擦,但应注意一定不要使答题卡破损。修改处要用橡皮尽量擦干净。
主观题的书写
1、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字体不要写得太密,字距尽量大些,答题行距不宜过密。
2、禁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其他笔书写。
■答案修改
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可用通用的文字修改符合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
点评:修改书写部分时与正文一样,也要在原题号规定答题区域内,修改答案超出规定答题区域一样会在扫描时被切掉。
■作图
先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题号顺序
考生应按答题卡所标记的题号顺序答题,并在该题号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
点评:阅卷人员根据评卷分工分别只对某一题的答案进行评阅,如不按题号顺序书写答题,发给该题的阅卷人员评阅的将是另外一题的作答内容。
■答题区域
考生应严格按照考卷要求在指定题号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过黑色矩形边框(不要超过上下、左右边框),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案无效。考生书写时稍不留神往往容易在右边框出边界,或写到右边框附近字体越写越小,挤在一起,无法辨认。考生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计划好一行的书写内容。
点评:阅卷人员根据评卷分工分别对某一题答案进行评阅,每个答题区域(矩形边框)外的任何文字在计算机自动作图像切割时将被切掉,在发给该题的阅卷人员评阅时将不被显示。
■定位点
严禁在答题卡的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作任何涂写和标记。
点评:在处理过程中,计算机通过软件根据图像定位点将在考生某一答题所在区域准确无误地定位,切割生成特定的图像。
■考生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一定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埋头继续做下去,应立即报告监考人员。
点评:目前,考务管理都有应急预案和联络机制,遇到问题都会迅速答复和处理,同时监考人员也会做好记录,报上级主管部门特殊处理。
六、考生答题常见失误
1、客观题答题失误
■ 填涂太淡
点评:这种情况是考生用很淡的HB铅笔填涂造成的,扫描后的图像几乎看不清楚,容易被误识别为“空选”,造成失分。
■ 修改答案时用劣质橡皮或未擦干净
点评:橡皮未擦干净和填涂点扫描后的图像留有很重的痕迹,该点容易被误识别为选中,造成“单选题多选”失分。
■ 填涂时不小心看错行
点评:此现象较多,在各地阅卷过程中都有发现。很多考生在填涂答案时不注意,看错了行,将相邻两题的答案错填在上一行填涂框内,结果一个答案错为单选题多选,另一个答案未选,两题均失分,对考生而言,非常可惜。
■ 墨水污染
点评:考生用钢笔填涂客观题,不小心污染答题区,造成相邻的题容易被误识别为选中,造成“单选题多选”失分。
■ 随意填涂
考生自己不认真,或拿不定主意,或时间紧张,填涂不够饱满。
点评:不要在填涂框上乱点,造成“单选题多选”失分。
■ 填涂时不用规定符号
填涂时不用规定符号,而采用打勾、画横线和点点圈圈等方式,也会使计算机因误判而失分。
点评:不按规定的要求填涂,可能造成误识别,同时按考务相关规定有可能扣分。
■ 填涂时有意填两个答案
点评:有些考生抱着侥幸心理,不按照题目要求,单选题故意填两个以上选项,计算机一律自动判“单选题多选”,不给分。
■ 随意修改
修改答案时,要改的一个填涂框不用橡皮擦干净,而是用笔划掉,再填涂另一个答案。
点评:修改不规范,计算机误识别为选中两个选项,造成“单选题多选”失分。修改答案时一定要用橡皮擦干净。
2、主观题答题失误
■ 用铅笔答题
■ 用蓝色圆珠笔答题
■ 用黑色圆珠笔答题
点评:高速扫描仪对用以上笔答题的答题卡进行扫描时,生成的图像容易模糊不清,阅卷人员难以辨认,很容易被判为空白卷。
■ 用蓝色钢笔答题
点评:蓝色钢笔容易渗水,或出水不畅,造成字迹深浅不一,使扫描后的图像模糊不清,阅卷人员无法辨认,易造成误判和不给分。
■ 字体太小太密
部分考生的书写字体太小太密,特别是英语科目,这种现象较多。
点评:如果答题卡上的字体太小太密,因考务人员在扫描答题卡时不可能单独进行放大处理,使阅卷人员在电脑屏幕上无法辨认,易造成误判。
3、用笔不当
作答需要作图的题目时,有些学生没有用2B铅笔或是下笔太轻,造成扫描不清楚。
点评:作图时应该先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4、不按规定的题号答题或答错区域
点评:这位考生擅自更改答题卡上印制的题号,殊不知主观题阅卷是按答题卡上原定题号进行定位切割并送到阅卷人员的电脑终端进行评分的,如上20、21题相互答错区域,阅20题的人员看到的却是21题的答题内容,则会被判失分,尽管他所答的内容可能是完全对的。
5、主观题在黑色矩形框外作答
■ 超出下边框
点评:计算机对主观题的图像切割是按照黑色矩形框进行的,超出黑色矩形框外的答案会被切掉。
■ 超出左右边框
6、条码
■ 条形码破损
■ 条码贴反
7、题卡破损及污损
答题卡卷面污染,一般都是使用钢笔墨水造成的。
点评:题卡破损、卷面污染会使扫描的图象不清楚,影响阅卷人员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