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解题方法指导
(一)中考政治复习
1、 复习政治,要依据哪些来确立重点?
可以依据考试说明, C级考点即可确定为重点。与学生关系密切考点也可确定为重点。
2、 对于开卷考试,政治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1) 认真听老师讲解,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2) 熟悉教材,对课本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考试时,认真审题,把握材料的有用信息,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注意多角度思考。
4)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用书面语言回答,用好政治术语。
3、 如何把政治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九年级毕业生手中的复习指导,其实已经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分类,分为四部分。我们可以把每一部分有几大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叁方面进行思考整理,把其做成一个知识框架,从整体把握。注意几大知识点之间的交叉点,即同一问题情景,可用不同的知识点作答。
4、 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1) 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2)仔细审题,划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3)按照分值想角度,标上序号。
4)答案来自材料或课本。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用政治术语回答,切忌口语化。
5、 材料分析题如何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联系考点?
1) 如果材料比较短,则划出材料中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关键词,关键句。
2)如果材料比较长,则要注意分层,每一层可能就是一个回答问题的角度。在划出相应材料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如现状中的成绩可用☆,不足可用△)
3) 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尽量多角度思考。
6、 政治复习是回归书本,还是做练习题?
练习题不外是课本知识的再现、理解及运用,因此要取得好的成绩,关键是对课本有很好的理解与把握,当然,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也要做一些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练习时要注意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要注意多角度答题,答题时要体现关键词。
7、 如何培养做题的感觉?
要找到感觉,必须在做题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并把老师平时教的答题方法与答题技巧运用在自己的练习中。对于试卷中扣分的地方,要思考为什么会扣分,怎样回答才能不扣分,这样经过练习、思考、练习,感觉就找到了。
8、 对于时政热点?
1)热点并不是考试前才去收集与整理,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就要多多关注。
2)在中考当中,热点往往只是背景材料,问题的设问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只要审清设问,找到与课本的最佳结合点就可以了。当然要注意多角度思考。
9、对于选择题,有什么样的方法既保证速度,又正确率比较高呢?
1)以很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为前提;
2)注意做题方法(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指向性,运用排除法、排异法、比较选择、主语保持一致等方法)
10、考试时,做题顺序怎么安排?是先做历史还是先做政治?
按照顺序往后做,只要注意判断哪个是政治题、哪个是历史题就可以了,当然也有注意先易后难。中考中的最后一题,有可能是政史合题,要仔细分析、判断,慎重下笔,也可根据算分值的方法,选择政史各21分,后面加起来各29分即可。
1、 复习政治,要依据哪些来确立重点?
可以依据考试说明, C级考点即可确定为重点。与学生关系密切考点也可确定为重点。
2、 对于开卷考试,政治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1) 认真听老师讲解,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2) 熟悉教材,对课本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考试时,认真审题,把握材料的有用信息,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注意多角度思考。
4)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用书面语言回答,用好政治术语。
3、 如何把政治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九年级毕业生手中的复习指导,其实已经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分类,分为四部分。我们可以把每一部分有几大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叁方面进行思考整理,把其做成一个知识框架,从整体把握。注意几大知识点之间的交叉点,即同一问题情景,可用不同的知识点作答。
4、 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1) 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2)仔细审题,划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3)按照分值想角度,标上序号。
4)答案来自材料或课本。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用政治术语回答,切忌口语化。
5、 材料分析题如何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联系考点?
1) 如果材料比较短,则划出材料中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关键词,关键句。
2)如果材料比较长,则要注意分层,每一层可能就是一个回答问题的角度。在划出相应材料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如现状中的成绩可用☆,不足可用△)
3) 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尽量多角度思考。
6、 政治复习是回归书本,还是做练习题?
练习题不外是课本知识的再现、理解及运用,因此要取得好的成绩,关键是对课本有很好的理解与把握,当然,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也要做一些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练习时要注意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要注意多角度答题,答题时要体现关键词。
7、 如何培养做题的感觉?
要找到感觉,必须在做题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并把老师平时教的答题方法与答题技巧运用在自己的练习中。对于试卷中扣分的地方,要思考为什么会扣分,怎样回答才能不扣分,这样经过练习、思考、练习,感觉就找到了。
8、 对于时政热点?
1)热点并不是考试前才去收集与整理,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就要多多关注。
2)在中考当中,热点往往只是背景材料,问题的设问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只要审清设问,找到与课本的最佳结合点就可以了。当然要注意多角度思考。
9、对于选择题,有什么样的方法既保证速度,又正确率比较高呢?
1)以很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为前提;
2)注意做题方法(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指向性,运用排除法、排异法、比较选择、主语保持一致等方法)
10、考试时,做题顺序怎么安排?是先做历史还是先做政治?
按照顺序往后做,只要注意判断哪个是政治题、哪个是历史题就可以了,当然也有注意先易后难。中考中的最后一题,有可能是政史合题,要仔细分析、判断,慎重下笔,也可根据算分值的方法,选择政史各21分,后面加起来各29分即可。
11、怎样有效的翻书?
1)以熟悉课本(以复习指导和九年级教材为主)为前提。
2)先注意审题,审清题意之后,头脑中已大致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再翻书。
3)可以在考前做一些准备,把考点较详细地写在目录处或贴标签都可(即要有 复习提纲)。
12、在最后一段时间里,政治成绩起伏较大,怎么办?
A、认真复习,夯实基础。 B、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C、增强自信,相信自己。
1)以熟悉课本(以复习指导和九年级教材为主)为前提。
2)先注意审题,审清题意之后,头脑中已大致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再翻书。
3)可以在考前做一些准备,把考点较详细地写在目录处或贴标签都可(即要有 复习提纲)。
12、在最后一段时间里,政治成绩起伏较大,怎么办?
A、认真复习,夯实基础。 B、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C、增强自信,相信自己。
(二)具体解题方法(关键在于:审题,即看清题目要求;抓住材料的有用信息;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注意多角度思考)
一、 单选题:
做单选题时,首先应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弄懂要求你回答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根据材料信息回答的,则带着问题去分析材料,分析的过程要抓关键词,然后比较各选项,剔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根据题目和材料要求,剔除不符合题目要求和与材料无关的选项,最后比较剩余选项,选出最佳选项。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种类型的答题技巧
1、直接考察书本知识点的,只要记住书本知识点即可,不要受材料的迷惑。
如2010年中考试卷:时政题1、2、3;2010年中考试卷:题4、11。
2、要善于抓关键:⑴要抓材料中表明层次关系的词。如2011年中考试卷:题4“但…”
表明“但”这个词后面的内容是所要强调的东西。⑵抓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2010年中考试卷:题5“鲜美的鱼儿不说话,暴露的动机令人憎。”这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如2011年中考试卷:题10“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指向人民的地位。
3、要考虑问题要求回答的角度(个人还是社会、国家;法律还是道德;原因、意义还是要求等)。如2010年中考试卷:题14.要求从青少年(即个人)角度考虑。
4、必须根据问题的要求来答题;必须根据材料来答题。
5、一般太绝对的选项应该排除。
如2010年中考试卷:题7选项B的“绝对公平”,题9选项③的“唯一手段”。
6、要弄懂选项的内涵,注意比较选项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选择最贴切的选项。如2010年中考试卷:题8。2011年中考试卷:题9。
7、巧用排除法,先剔除明显错误的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和与材料无关的选项。
如2010年中考试卷:题7选项D的“同步富裕”明显错误。如2010年中考试卷:题13材料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下的联系,而选项A强调竞争、选项B强调政治多极化、选项D明显错误,故都排除。
二、主观题
做主观题时一定要先看问题,认真审题,弄懂要你回答的是什么,从哪些角度回答,有些问题不用结合材料就能做,可直接作答;如果需要结合材料,则带着问题去有选择的看材料,抓住材料的重点,适当划一下,做好记号,然后结合问题和材料,运用书本知识点,甚至是材料现有信息,从不同角度来组织答案。答题时一定要用政治术语作答。并且要注意分值的提示作用,即从几个角度或层次作答。
具体注意以下几种类型的答题技巧:
1、根本类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或最关键的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我国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求:见九P116。(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见九P77。
2、图表类
(1)要综合考虑图表的标题、注释(是提示主题,提醒你围绕哪方面的内容作答)、图表内容等有关信息。(2)要分清图表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再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3)往往图表的有些内容直接可以作为答案,但回答时一定要用书本知识点(即用政治术语)作答。
3、漫画类
方法基本同“图标题”,同时要认真审题,结合问题要求到漫画中去寻找有用信息。要弄清漫画中反映了几类人或几类现象,这往往反映了不同的答题角度。
4、说明类
(1)说明了哪些道理、成就,体现了哪些观点等。
(2)说明存在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对策。
(3)要注意: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还是共同说明什么?
5、启示类
(1)要认真审题和分析材料,从不同的人和同一个人的不同行为中得到的启示是不同的。(2)启示包括思想上的认识(即说明了什么道理:法律、科技创新等方面)和行动上的要求(即该怎么做),重点从要求角度考虑,认识方面往往可以忽略。如二模卷30。
6、原因类
(1)这么做的必要性。从存在问题或背景、意义、性质、理论上的要求等,并结合相关内容来考虑。如09年中考试卷题29(1)(从背景、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角度回答)、09年中考试卷题30(1)(从存在问题、意义角度)。如一模卷30。
(2)取得成就的原因。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党的正确领导、
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及民族精神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等方面考虑,但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
(3)依据是什么。依据一般包括现实依据(如存在什么问题)和理论依据(如法律的规定、一般的要求等)。
(4)存在问题的原因。但必须根据材料从多角度作答。
(5)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看,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
7、关系类
一般应总说两者关系,再分别说明前者对后者的关系和后者对前者的关系。
(如础和叠的关系:1、础和叠的总关系&苍产蝉辫;表述如: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紧密联系;因果关系&苍产蝉辫;2、础对叠的作用 3、叠对础的作用
例:法律 道德的关系;个人 社会的关系;和平 发展的关系;竞争 创新 合作的关系;权利 义务的关系;理想 艰苦奋斗的关系;发展 创新的关系;行为 后果的关系等)
8、建议类
首先要弄懂是向谁建议,如果是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法律、道德等方面来建议。其次要知道是针对材料反映的什么问题提建议,建议一定要多角度。内容一定要紧扣材料和问题要求。(从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即法律,宣传教育—即道德、经济条件等角度回答)。(建议要针对材料)。
参考:国家&苍产蝉辫;(1)(立法角度)我国应完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执法角度)我国应加大对……行为的执法力度,依法行政,公正司法;(3)我国应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4)我国应加强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
社会&苍产蝉辫;(1)全社会应积极营造一个……的社会氛围 (2)全社会应加强对……行为的监督
学校&苍产蝉辫;(1)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2)学校应对……为加强教育和引导
家庭 &苍产蝉辫;(1)父母应以身作则……(2)家庭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督 个人 (略)
9、评析类
(1)认真审题,弄清是要对哪些人的哪些行为或哪些社会现象进行评析,注意分别判断和分析。(2)一般是先判断,对的要说明理由;错的不但要说明理由,还要指出正确的是什么。(3)答题时注意结合教材知识点。如11中考卷30题、一模卷33(1)。
&苍产蝉辫;(一般解题步骤A、判断。例: 是对的 是错的或是违法且不道德行为的行为B、正确的言行稍作解释。C、错误处重点阐述 原因或依据、危害或影响 (原因或依据来自教材知识点、危害或影响注意多角度)D、给出正确的观点或做法)
10、意义类
(1)要明白是哪一方面的意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道德。要知道是对谁的意义:国家、社会、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自身、老人、社会)。(对资源、环境等)
(2)如果是中学生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要才知识、能力、觉悟叁方面考虑,同时还要注意是一有关哪方面的活动,有关这一方面的意义也应说一下。(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也是收获之一,收获还包括使你明白应怎样去做等)
意义类&苍产蝉辫;(以有利于…的形式表述)
审查提问,明确角度&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结合材料表述
参考角度:础&苍产蝉辫;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 B 国家、公司(经营者)、消费者、市场经济秩 C 国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民 D 环保、节能、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 E 知识、能力、觉悟
11、措施类(即要求)
1)一般是为解决某类问题,应该按问题所要求的角度,结合材料所反应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反应的角度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反应的问题,从内因和外因角度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反应的问题,从如何应对他人和如何反省自己角度组织答案)。
2)青少年在保护环境、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的要求一般为:树立…意识、自身…、
向他人宣传…、同破坏…作斗争、积极向有关部门…。
3)注意有的要按:总—分—总的要求写。
12、认识类、看法类
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叁个层次来考虑,从原因、体现的道理、意义、要求等角度考虑。
13选做类
选做题一定要选择有把握的题做,不可全做,否则将以所做的第一题为准。
14、结合类
(1)结合××材料,运用××知识来回答。
首先要把这部分材料或知识点的内容叙述一下,再结合这部分材料或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
(2)政史结合
一般最后一题为政史结合题,应分别从政治书和历史书上寻找答案,不能错位。
15、条件类
要注意是哪一方面的条件: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科技等。
16、影响类
要考虑对谁、在哪一方面的影响(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危害)
17、现状类
要注意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考虑。如11中考卷34题(1)。
18、青少年能做什么?(注意分析材料中涉及的角度)
参考:(1)青少年应树立……意识&苍产蝉辫;(2)宣传……(3)与……行为作斗争(4)从自身小事做起…… (5)就……问题向……献计献策(6)努力学习,立志成才……(7)……艰苦奋斗…(8)……勇于创新……(9)……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权
19、活动题型
1)活动方案设计
A 活动背景(客观原因) B活动目的 C、活动主题 D、活动对象 E、活动准备贵、活动内容(过程)&苍产蝉辫;骋、活动总结(成果展示)
2)调查哪些问题或发言提纲或提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A、原因 B、影响 C、对策
3)开展活动的目的或意义
国家(社会)角度 2、个人角度 (知识+能力+觉悟) 3、其他角度
4)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采访调查、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调查、上网调查、到图书馆查资料
5)开展问卷调查的一般步骤
A、确定调查主题和对象 B、设计调查问卷 C、开展调查活动&苍产蝉辫;
D、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E、成果展示
6)开展研究活动的一般顺序
A、确定研究主题 B、小组分工 C、调查搜集资料&苍产蝉辫;
D、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交流 E、……成果展示
7)成果展示的形式
论文、调查报告、建议书、倡议书、板报、手抄报等
8)活动的形式
演讲、展览、知识竞赛、讲座报告、主题班会、辩论等
(注意:一般的中考解题步骤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叁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