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通知规程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体育学科组>>通知规程>>正文内容
体育教学制度
发布日期:2012-03-20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不详

体育教学制度

一、体育课的教学原则

1、全面发展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体育手段使用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体育教学的目的的任务、内容组织和运动量的安排,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育基础和身体发展水平,也要符合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把一般要求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

3、系统性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法和运动量,使学生由浅如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参加体育活动。

4、精讲多练原则。

5、合理安排运动量原则。

二、体育课教学常规

1、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无教案不能上课。

2、课前做好器材准备,场地规划,卫生工作。

3、必须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4、按时上下课,切实掌握学生的出缺席情况。

5、加强安全教育,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6、雨雪天,要认真上好室内体育知识课。

7、课后写好小结,期末,认真做好成绩考核的统计和总结。

叁、体育课课堂常规

1、明确体育课目的,按时上课,不无故缺席,因事病不能上课的课前要请假。

2、课前按老师要求,清扫场地,布置器材,做到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器材清洁。

3、上课服装,以适合运动为准不穿皮鞋、凉鞋、高跟鞋、不戴帽子、不围围巾,不带金属硬物。

4、上课铃响,迅速集合,体育委员检查人数如实向老师报告。

5、勤学苦练,遵守纪律,不得随意做其它动作也不得任意升降和移动器材。

6、课后按教师要求收拾好器材,并认真完成课外作业。

四、体育课的考勤和成绩考核办法

1、课前体育委员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

2、教师每节课都要核查体育委员的报告情况并对缺席、迟到、早退学生如实登记。

3、期末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并向全班公布。

4、一学期因事、病等原因,未上课累计超过全学期课时叁分之一者,学期末不予评定体育课成绩,学期旷课累计达五次者,学期末也不予评定体育课成绩。

五、体育教学的安全教育措施

1、注意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加强教学组织、器材练习时,必须对练习时的队型方向、顺序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3、加强保护措施;

4、准备活动要充分,整理运动要适当。

5、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注意,调整学生心理负担量。

6、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和学生的服装、佩带情况。

7、讲究运动卫生。

课外活动制度

一、活动内容

1、体育课后的练习与锻炼(田径、体操、武术、球类、队列等)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锻炼与测试

3、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与小型比赛

二、责任分工

l、体育教师负责本学年的辅导工作

(1)安排活动内容、场地、设施、器材

(2)加强活动的技术指导

(3)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比赛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2、班主任负责本班体活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1)检查体活出勤情况

(2)考查学生在体活中的表现

(3)加强安全教育,注重体活的实效性

叁、总体要求

l、每次体活要集合。整齐队伍,检查出勤情况

2、根据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3、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活动质量

体育运动队训练制度

一、四定

1、通过体育课、体育竞赛或其它形式,选定各体育运动队的队员

2、在实践中选定事业心、专项能力强,能科学训练的体育教师任教练员

3、根据学校实际,规定具体的训练时间

4、定好训练场地和器材

二、五有

l、有运动队队员名册、建立运动员个人档案

2、有严格训练目标和有切实可行的年、月、周、日训练计划

3、有具体内容、任务和要求

4、有定期的检查分析,和比较

5、有比赛后和期末的训练工作总结

叁、一解决

解决好体育运动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关系

四、二强

1、加强运动队的管理,关心运动员的个性及全面发展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成为学校和班级体育活动的骨干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度

一、学生应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在辅导老师指导下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内,学生不得在教室里做作业及其他事情,如果确实有事不能参加活动的,要在活动前向辅导老师请假。

叁、在活动时要遵守纪律,听从辅导老师指导,不妨碍他人活动,也不能影响其他班级上课或活动。

四、课外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在活动中注意安全,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五、课外活动前要准备好各种器材,活动时要爱护公物,爱惜各种用品。

六、参加课外比赛活动时,要尽最大努力取得最好成绩,同时,也要注意服从裁判,发扬风格,增进同学间、班级间的友谊。

七、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同学,在活动中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开拓思路,不断扩大知识面。

体育器材制度

体育器材保管:

1、每学期初清点器材,与原有清单核对,做到心中有数。

2、每件每类器材统一分类放置,明确数量,做到每天一整理,每周一清点。

3、认真做好器材分发工作,做到器材不无故外流。

4、易损器材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认真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5、损坏器材要及时上报,并及时添置新器材。

6、如因使用不当而导致器材损坏,当事人应负全部责任。

7、平时利用有利机会,进行正确使用器材的宣传与指导。

8、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大检查,核对清单,及时做好补差工作,确保下学期的使用。

体育器材借还:

1、借还体育器材必须是上课教师或体育老师,并做好登记,未经允许任何同学不准拿器材。

2、借还器材全部在课间完成,上课铃声响后不再借还器材。

3、借还器材时要填写清楚借还器材的名称、数目、日期、班级并签字。

4、归还器材要做到当日借当日还,归还器材要整洁有序,如有污迹应处理干净。

5、场地有积水时足球、篮球等不外借。

6、为确保学生安全,投掷器材原则上不借。

7、要做好器材的正确使用和分发工作。

8、体育器材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工作,做到每天一整理每月一清点。

9、损坏器材要登记,故意破坏器材要按价赔偿。

体育教研组资料袋管理栏目

类别

<, B> 

 

组织机构与管理

1、学校体育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

校长、教务、卫生室、总务与财务部门、体育教研组有相应的职责要求。(图示)

2、学校工作计划、总结

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对于体育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体现(含有学料部分)

3、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总结

学校体育工作总体的计划、总结

4、获奖一栏表

每年对教师、学生各项获奖情况进行统计,记录等级。(证书、复印件)等资料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落实健康标准测试的器材、相关人员及数据汇总表(学科健康报告每年一次)

6、场地器材、设备管理办法

器材设备管理的制度与要求、出借体育器材管理要求与条例

教研组建设

7、体育教研组成员基本情况表

姓名、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在职进修、培训等

8、校本教研活动

记录研究的主题、内容、过程、结果及反思;资源共享、研讨校本教研活动资料。

9、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制订近叁年的发展规划

10、获奖一栏表

每年对教师、学生各级获奖情况进行统计,等级证书复印件

课堂教学

11、体育教学计划

学年、学期计划

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

单元、课时计划

相对应的要素齐全

12、教师听课情况

教师听课记录及反思总结

13、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等记录

相对应的教学设计、教案、评价表或讨论记录

14、体育考核成绩登记表

登记表数据详实、齐全

15、学生体育课考勤

记录本(登记卡—免修等)记录

教育科研

16、论文

教研组成员评选与发表,文章发表期刊,获奖证书复印件

17、体育杂志

学校订的相关体育报刊、杂志

18、上级有关学校体育工作文件

归类存放

  群体活动

19、体育节

目标与计划 、比赛结果、资料片、总结。

20、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安排和方案

时间、内容、场地、人员、器材

21、学校田径运动会

每年一次运动会的方案、实施和总结等资料(各项目最高记录表)等

21、训练计划

按项目分类全年、阶段和课时计划

22、运动员管理

管理要求。(花名册、情况表)

23、向上一级输送运动员

记录表、有关调令、文件等资料

其它

24、社团或社队

建立或活动资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