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育动态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语文学科组>>优秀教案>>八年级>>正文内容
《枣核》(徐静)
发布日期:2010-11-12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

《枣核》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诵《月之故乡》,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用诗中原句回答。(思故乡)------《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思念故土之情。

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

1、朗读课文

1)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找中心句。

2、词语积累

叁、读懂枣核

1)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        

2)请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

  )枣核-(  )枣核—(  )枣核—(  )枣核。

3)这不仅是几颗深情的枣核,也是构思别致的枣核。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

四、体悟情感

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2)个别朗读课文710自然段

作者把朋友的思乡之情写得十分具体,试在课文中分别找出通过谈话写出朋友思乡心理活动的句子和具体行动方式的句子?

3)老人的花园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不辞辛劳,不嫌麻烦呢?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4)作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五、教师小结

六、学习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2、教师小结:

3、“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

七、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思乡爱国的作品?

连接生活:听《我的中国心》,体悟民族感情。

八、布置作业

1、“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国庆即将到来,在这亲人、国家大团圆之即,请你将学习这篇课文的体验感悟写下来,作为祝福送给远在异国它乡的游子和我们亲爱的祖国吧!

2、本课“探究-练习”四,词语注音后抄写2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