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构建“和谐课堂”
—记礼嘉中学语文教研组教学论坛活动
为更好地推进“和谐课堂”建设工程,礼嘉中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5月18日,语文教研组举行了题为“‘少教多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教学论坛活动。
本次论坛气氛和谐、热烈,大家畅所欲言,从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少教多学”的必要性、“少教”和“多学”的内涵、实施“少教”和“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如何有效构建“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实施“少教多学”存在的困惑和困难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活动,大家统一了认识:第一、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重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少教多学”势在必行。第二、所谓“少教”,不是教师不作为,而是要“精讲”,讲好重难点、规律方法、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教师要变“教知识”为“教能力、人格、情感、价值观”,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和人文素养。所谓“多学”,就是教师要把“课本研读权”、“时间支配权”、“空间支配权”、“学习体验权”和“问”的权利等还给学生,更要激发学生“多学”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要有效指导学生“多学”;第三、“少教多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为“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拓展提升、检测反馈”。第四、要充分相信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
最后,蒋卫山校长对教学论坛作了精辟的点评,以“高” 、“实”、“活”三个字高度概括、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
他说,所谓“高”,是指老师们理论素养高、参与热情高;所谓“实”,指论题实在,观点真实。所谓“活”,指没有太多预设,不照本宣科,能有许多生成、质疑和争论。同时,他对本次活动提出了三条中肯的建议,第一、主持人对各个环节要有更好的驾驭和掌控能力,做到收放自如。第二、发言人要抓住主题,突出重点,语言简明扼要。第三、要把本论题放在学校“和谐课堂”建设的大背景下,“少教多学”的实质就是构建“和谐课堂”。他希望全体教师要坚定信念,坚信只有改革课堂才有更好的出路;要坚决推进课堂改革,并坚持不懈走下去。
本次论坛,老师们有思考和疑问,更有启示和收获,相信更多的老师会秉承“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