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本学期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继续分析研究如何实行有效课堂?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数学成绩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为大面积提高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结合本组课题“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高中数学组的每位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
二、具体工作与落实想法
1、指导和帮助新教师熟悉教材、熟悉教法,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从教研组方面:重视并且关注新教师的教学;协助新教师的师傅,共同帮助和指导新教师的备课、上课,为他们提供听课的方便,向他们开放课堂。
从备课组方面:具体帮助指导新教师的备课。
2、继续抓好备课组建设,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本学期各个备课组继续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不但统一教学进度,还要统一教材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重点题型,以及适当地降低要求的内容。坚持每周有小单元练习及大单元有验收制度,备课组长出好单元练习题。把住每个数学单元的质量。
3、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4、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5、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们要抓好培优补差工作。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6、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积极探究学科教学模式。
7、各备课组强化质量意识。高叁年级要研究高考新模式对数学的影响,加强对毕业班的教学调研,力争2009年高考稳中有升;高二年级要针对文理分科班级重组的特点,研究适应性教学;高一年级要做到学法指导工作、新教材研究工作,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各备课组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8、强化科研意识。
叁、具体工作:
二月份:
1、各年级数学教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2、教研组长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及课题组工作计划。
3、校级公开课:张友东、吴志凌
4、认真准备区教研室对高叁教学调研工作,组织高叁数学教师学习高考考试说明(数学),提升高叁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叁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高叁数学复习研讨会,分析上学期高叁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对下一阶段的高叁数学复习提出合理建议。
2、开展高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提高高一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水平。
3、组织教师参加区高二数学备课组长会议,研讨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
4、校级公开课:白奕波
5、举行课题组例会,并分配好工作。
四月份:
1、调整教学进度,作好期中调研工作。
2、组织高叁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高叁数学教学研讨会。
3、校级公开课:顾海燕
4、参加区高二数学教材教法研讨会。请骨干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促使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在课题研究中,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检查督促工作。
五月份:
1、各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期中复习计划。
2、作好期中质量分析。
3、参加区数学学科区、市级教科研课题组组长会议。各课题组长交流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4、校级公开课:周艳清
5、通过开设研究课、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并就遇到的困惑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六月份:
1、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复习计划。
2、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反思。
3、了解高考最新动态与趋势,分析一模、二模的数学试卷与高考数学试卷相关度,为下年度高叁的教学与复习作准备。
七月份:
1、各教师做好终考的监考工作并做好期末质量分析。
2、作好期末扫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