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轻负担、高质量,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校本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并结合本组课题“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以教学规范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重视常态教学,优化教学实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实现针对性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工作措施
1.在教师方面
(1)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
①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周叁),发挥集体优势、集体的智慧。加强对新教材、教学大纲、考试说明、高考的研究。②认真钻研新教材,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新理念探讨,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各种情况,开展组内“说课、上课、评课”。
(2)以学校学科领导小组为主要抓手,把住学校的教学质量关。
(3)教学基本功和艺术
①从教学常规入手,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采用帮助的互助式,让备课组的老师立足课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②努力提高高叁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何处理新教材、新大纲的变化,了解难度要求等有什么不同,从而指导我们设计课堂教学(难度、类型、思想渗透、课堂模式等)。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青年教师素质竞赛。
(4)抓科研,走教学探究模式的研究和反思性教学。
科研是重要的,备课组本学期努力学习其它学校的优秀工作法,努力开展教学科研和反思性教学活动,根据学校要求,每一个备课组围绕微型课题,展开研究,切实落实“提高课堂有效性”。
(5)加强案例教学,仔细研究习题课、复习课的教学,备课组本学期要进行专题公开课。
2.在学生方面
(1)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认真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课余适量练习”,
(2)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①分层作业更完善的开展和布置:根据班级学生成绩差距大的特点,分层要求布置不同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努力在课外资料中分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②利用统考的契机,大力开展薄弱生辅导。多关心薄弱生,通过分层作业,让薄弱生激发兴趣,多投入时间到学习中。
3.加强信息的搜集,使高考复习少走弯路。
叁、主要工作安排
2月份
1、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2、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教学常规要求以及围绕备课组微型课题展开讨论。
3、校级公开课:顾海燕(第一周)
4、组织教师参加2010届高叁数学备课组长会议。分析上学期高叁数学期末考试,对高叁数学复习提出合理建议,提升高叁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举行课题组例会,并分配好工作。
3月份
1、各备课组围绕微型课题开展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高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提高高一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水平。
3、校级公开课:白奕波(第叁周)
4、组织高叁数学第一次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
5、在课题研究中,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检查督促工作。
4月份
1、做好期中质量分析。
2、组织教师参加高二数学教材教法研讨会。请骨干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促使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校级公开课:庄晓燕(第六周)
4、组织学生参加高一数学解题竞赛。
5、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高叁数学教学研讨会,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6、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检查督促工作。通过开设研究课,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并就遇到的困惑展开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5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高二数学解题竞赛。
2、校级公开课:吴志凌(第十二周)、周艳清(第十四周)。
3、组织高叁数学第二次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
4、通过开设研究课、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并就遇到的困惑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6月份
1、开始组织期末复习工作。
2、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反思。
3、各教师做好期末的监考工作并做好期末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