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学校提出的“有效教学”的策略,以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和新高考改革为重点,面向学校、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努力提高课程的执行能力和新高考的研究能力,认真做好分层施教策略研究,努力提高“五严禁令”实施后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显得日益迫切。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自觉落实先进的课程理念,是当前相当多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教研组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学术团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继续延续基本功竞赛的要求,引导教师重视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评价与考试等方面有所建树。
2、继续要把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用好新教材作为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理解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要求的能力。加强研究,尽力解决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积极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探索教法,尤以研究“常态课”、“常规课”为主,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加强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问题的研究,帮助教师增强课程发展意识,提升教学智慧。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作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叁、具体措施
1、继续推进磨课活动。
要强化如下环节: 教研组定课题--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上课,全体组员听课--集体评课--达成共识。
2、继续深入推进学案教学活动。
如何在减负的背景下提高效益是一值得探索的课题,以学案为载体不失为一种尝试。如何优选材料,优化情境设计,并以情境为载体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是新学期打磨学案的重点,学期结束,要能争取拿出几分精品学案来。
为能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在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细节:集体讨论--分工编制--个人完善--提前发放--学生完成--教师批改--修改教案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多反思、多总结。
鼓励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感而发,积极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既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又有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等。
叁、主要工作安排
2月份
1、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2、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教学常规要求以及围绕备课组微型课题展开讨论。
3、校级公开课:王斌(第叁周)
4、组织教师参加2011届高叁数学备课组长会议。分析上学期高叁数学期末考试,对高叁数学复习提出合理建议,提升高叁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月份
1、各备课组围绕微型课题开展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高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提高高一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水平。
3、组织高叁数学第一次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
4月份
1、做好期中质量分析。
2、组织教师参加高二数学教材教法研讨会。请骨干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促使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校级公开课:潘宇、唐儒洁(第七周)
4、组织学生参加高一数学解题竞赛。
5、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高叁数学教学研讨会,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5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高二数学解题竞赛。
2、校级公开课:庄晓燕、周艳清(第十叁周)。
3、组织高叁数学第二次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
4、通过开设研究课、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并就遇到的困惑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6月份
1、开始组织期末复习工作。
2、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反思。
3、各教师做好期末的监考工作并做好期末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