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工作指导思想的前提下,遵循学校规划发展目标,以迎接省叁星级复评为契机,深入开展和谐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学生能接受和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选择教育;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二、主要常规工作:
(一)备课:
1.认真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更有效的教学。其次,要认真地学习和研究“教材”,讲课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叁,要“有备而来”,不能和学生闲扯乱谈,要认真备好每节课,能应对每节课的突发事件,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困难。
教案是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的整个思路,教案要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创新。教案书写时要做到:分清课型(新授、习题、复习、讲评等)、分清课时、数量达标,要有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每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写一篇教学反思。
2.集体备课:
(1)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要保证落实每周一次备课。 周叁,在图书馆二楼。
(2)要有中心发言人,民主发言,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要与大纲吻合,第二,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结合,第叁,能适当的体现德育教育。
3.继续抓好备课组建设,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备课组长学期初能统筹安排,做好各方面的计划,备课组教研要求做到:内容有重点、选题有典型、周测有安排、有准备。
(二)上课:
1.继续组织老师学习好“和谐课堂”的上课方式:围绕省叁星级复评学校的要求,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教学课堂,实现和谐课堂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调动各种教学手段。要从“填鸭式”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3.每节课课后尽量要实现有当堂达标检测,要设置课后作业,在下一节课上课时能及时检查预留作业。
4.本学期将安排老师进行示范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公开课,让老师们能在各种课型上展现自我。
(叁) 教研:
1.听课:要积极主动多听课,多吸收借鉴他人长处,以利于自己的提高。听课要有评语,要有听后感。本学期的教学公开课安排见附表,每位教师都一学年至少安排了一节公开课,望老师们精心准备。
2.加强个人业务能力,提高备课组内教研:本学期教师的教研工作是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校本(教学反思)教研。
3.教师专业化发展及课题的申报
(1)本学期每位教师都应力争有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2)本学期继续进行研究课题,达到用课题来武装自己的理论。
4.年轻教师的培养:根据学校要求,制定教研组主动发展规划,确立名教师队伍。
叁、具体工作安排
2月份:1.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2.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徐惠仁主任的“和谐课堂”讲座,贯彻到平时教学中。
3.校级公开课:庄常澄、张友东、庄晓燕、顾海燕、白奕波
4.组织教师参加2011届高叁数学备课组长会议。分析上学期高叁数学期末考,对高叁数学复习提出合理建议,提升高叁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月份:1.各备课组围绕微型课题开展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高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提高高一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水平。
3.组织高叁数学第一次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
4.校级公开课:谭晓春、周艳清
4月份:1.做好期中质量分析。
2.组织教师参加高二数学教材教法研讨会。请骨干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促使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校级公开课:陶志春
4.组织学生参加高一数学解题竞赛。
5.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高叁数学教学研讨会,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5月份:1.组织学生参加高二数学解题竞赛。
2.校级公开课:蒋志云、李栋
3.组织高叁数学第二次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
4.通过开设研究课、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并就遇到的困惑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6月份:1.开始组织期末复习工作。
2.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反思。
3.各教师做好期末的监考工作并做好期末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