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频道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数学学科组>>教研频道>>教改动态>>正文内容
摆教学反思闭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和谐---周艳清
发布日期:2012-05-14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

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和谐

作为新课改主要目标之一的合作学习日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然而,很多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偏重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深刻理解其内涵,更没有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种重合作的形式而不重实质,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点缀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甚至是失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其不流于形式呢?

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时,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同样,在合作交流后还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深入再思考。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只求形式,忽视了实质,用合作代替思考。课堂教学中,只见学生分好小组,每人说了一遍,合作即结束。对于小组长,教师比较注重培养,经过挑选,找到合适的人选,起到助手的作用。说到底,这只是立足于教师的教,而不是立足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表面上是进行合作学习了,但最本质的数学思考没有得到开发。

例如我们最近在讲的对于《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时。如果不让学生独自思考而马上小组讨论的话,大部分的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所以必须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和小组中的学生交流、分享。这样,在交流时每个学生才都有话可说,因为他们在交流之前都用心思考过。如果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急于小组合作的话,那么只有少数思维较快的学生唱着独角戏,而很大一部分都会无从说起,特别是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只能做个听众,或许根本听不懂。因此不要把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对立起来,它们两者是互补互助的。

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转“知”成“识”的课堂,更是转“识”成“智”的课堂,还应该是充盈生命活力、洋溢生活气息、促进和谐发展的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然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正是这种强烈的需要才使课堂更有生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