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冲刺 减少失误 发挥水平
——高叁二模考试情况分析及备考策略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庄常澄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叁二模考试于2012年5月3日—5日举行,试卷全部采用苏、锡、常、镇四大市统考卷,武进区统一网上阅卷。数学试卷填空题难度适中,解答题难度较大、运算复杂,高叁(1)班数学平均分90.04分,最高分为154分。下面从以下叁个方面来反思总结前阶段的复习工作,二模考试反映的问题及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
第一方面,二模考试情况分析:
各题得分情况:
(1)第1到第14题为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70分。
1—14题的平均得分情况为4.61,4.71,5.0,4.8,4.51,4.71,5.0,3.92,4.41,1.67,4.61,1.27,2.06,0.98,平均得分为52.25分,比一模考试的填空题平均得分高4.45分。其中12,13,14题难度比较大,得分情况不理想。
(2)15—20题为解答题,得分情况如下:
第15题满分为14分,平均得分为13.44分;第16题满分为14分,平均得分为8.61分;第17题满分为14分,平均得分为5.31分;第18题满分为16分,平均得分为4.67分;第19题满分为16分,平均得分为5.22分;第20题满分为16分,平均得分为0.84分。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比较薄弱,应加强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尽量多得分。而15、16题为叁角问题及立几问题,得分情况还好,应该说对于重点题型进行重点训练,还是有效的。
(3)部分学生失误较多。如填空第1题,有2人就把“并集”看错当成“交集”;有的学生把加法算作减法;有的学生把4:5和5:4搞错,还有的学生把开区间、闭区间写错等。
(4)必须狠抓运算能力的提高。如第17题,18题运算都很繁,运算要求高,就是因为运算不过关,导致学生得不到多少分。
第二方面,对目标对象的辅导工作
平时关注目标对象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在课堂教学中优先提问。课后经常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向他们介绍复习方法、考试策略,增强自信心,要求他们问问题,并进行面批有关练习、试卷。在这次二模考试中,目标对象施晓明、张程佳、谈洁、马利华、钮金玉、朱康发挥比较正常,但周炎、杨越、罗忠俊发挥不够理想。
第叁方面,冲刺阶段的备考策略
1、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制定严密的临考复习计划,编制好经典百题,用好经典百题,对重要考点及学生易错点再作强化训练和梳理,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2、在减少学生的失误方面多作文章。在学生的读题、审题上再加强训练,题目中的关键词要划出来,隐含条件要能发掘,运算步骤要详细完整,解题要规范,减少无谓的失分,要留3~5分钟,能对填空题作复查。
3、对目标对象进一步做好辅导工作。对他们多进行交流、鼓励,进行面批作业和答疑,根据他们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参加高考。
4、突出重点,注重方法指导
强化函数、方程、不等式、叁角、导数、解析法等知识的工具作用是解题教学的主旋律,特别是对于填空专项训练、叁角、立几、解几、导数应用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滚动训练。要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甄别意识性,一旦选择正确,就应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5、加强实战演练
每周除了要进行填空题专项训练外,还要强化综合卷的训练,在实践中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考试状态,考试心理,摸索提高得分的策略,提高考试得分
6、加强考试指导和心理辅导
现在已到了考前冲刺阶段,学生心理普遍比较焦虑。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指导,教育学生对自己合理定位,对自己的“期望值”要恰当,充满自信,迎接挑战。另外要对学生进行考试策略的指导,考试时间要用在能得分的刀刃上,减少失误,就是胜利,就是发挥了水平。但愿我们吃了苦,能有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