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娇老师和谐课堂语法教学示范课评课记录( 2012.5.31)
陈校长:薛娇老师在本节课上主要是对情态动词这一语法点作详细的讨论式课堂教学。备课组对教学案的形成进行了多次研究,教学案上做到了精、全、细、实。抓住了叁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课内的参与、课后的巩固。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全力打造生本课堂教学理念。老师不单单对知识点进行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在学习中强调从知识的学习到知识框架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尹惠英:薛老师这堂课虽然是常态课,但她精心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叁个环节。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和完成少量预习题,对情态动词有所了解。课堂上,先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对几组重点的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和重要考点有清晰的了解,其次,在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学生能当堂运用有关规则完成相关练习。最后是学生总结反思本课的收获。课后,学生自学另外3个相对简单的情态动词并完成相关练习。总之,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学生有探究活动,课堂有容量,教学有效果。
孙玉珍:薛老师运用归纳法进行语法的新授无疑是成功的。首先,薛老师用一个设定好的情景导入情态动词的教授。在教授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根据学案所成列的例句、知识点进行讨论并先自主学习,再呈现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在对此进行适当补充,而且点拨适当,合理。其次,薛老师的学案编写合理,条理清晰,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效果好。最后,薛老师,留了几分钟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复习,进行巩固。
岳瑛:首先薛老师总是能够简单到位地用大家身边的事例来导入主题,再加上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和完成少量预习题,对情态动词有所了解;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完成学案,对几组重点的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和重要考点有清晰的了解,完成知识的建构,并能当堂运用有关规则完成相关练习;最后是学生总结反思本课的收获。这样一来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自主独立地学好情态动词这一内容。
陈晶:薛老师这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第一,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研究句子入手,以小组讨论互相学习的形式,再由学生呈现,老师作点拨补充,解决课堂新授内容,并做适当的操练巩固;第二,学案编写清晰,简易,易于学生自主学习;第叁,留余简单知识让学生课后自学,锻炼学生能力;第四,教态自然,态度亲切。
徐春霞:薛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同学们身边的例子来导入今天的话题,所以虽简单,但却足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教学过程清晰且目标明确。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展真实有效的讨论并敢于发言。老师非常重视课堂的内容的前后衔接,对同学们的评价也是及时到位,有效地鼓励了同学们并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积极性。
张银燕:情态动词是高考的考点,对学生来讲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而薛老师通过知识的建构、例句的分析对比,让学生体味期间的差别,此举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也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来参与课堂。因此,本堂课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是值得学习的语法课。此外,薛老师精准的点拨,清晰的思路,精炼的语言,从容的教态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袁莉莉:薛老师的这节语法课,有下面几个亮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1. 情态动词的语法教学本是教学中的难点,但薛老师学案设计细致,到位,坚持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得出结论的方式,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值得提倡。
2. 教学中强调学生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中探索答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 薛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流畅,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让人钦佩,同时在课堂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回答和反映,注意再生资源的利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借鉴。
总之,薛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实在又成功的课。
王燕:薛老师导入精彩利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是对于情态动词的讲解,薛老师从学案设计到课堂讲解都非常的清晰明了,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学生在薛老师的引导下都能积极地配合主动参与,同时薛老师的学案编写既全面又明了,感觉是多而不繁,整堂课既轻松又很好的完成任务,当然这与薛老师的优美的语音和个人魅力分不开,最后薛老师的结课很精彩,总之我要好好向薛老师学习。
冯双松:薛老师这节情态动词语法讲评课非常有实效性,课堂上薛老师有着从容淡定的课堂驾驭能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语法规则和知识点由学生来解释分析,在适合的时间给于点拨和评价,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对所学知识点有当堂练习及反馈。结课5分钟让学生总结归纳本堂课所学重点,并让他们以黑板上板书的形式呈现,收效非常显着。
徐德友:薛老师利用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上课灵活多变,学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课上及时巩固,不留尾巴,以课堂效果为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的确是堂好课。
周征:薛老师在本节课上,
1. 设置真实情境过渡情态动词的语用及其功能,自然真实生动;
2.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完成学案,然后再把语言材料拿来集体讨论,不仅分享了知识梳理的过程,同时也统一了知识的总体架构;
3. 有针对性的对课前的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遇到的难点进行讨论,巩固加深并拓展了课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4. 听听说说、看看讲讲、读读写写、做做练练,这是文科教学的一种常态形式,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这一模式仍有不错的实效,薛老师的课证明了这一点。
浦亚方:情态动词的语法教学往往让人止步,薛老师的勇气让我很是佩服。
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详略得当,敢于取舍,是大将之风。
葛娟:一开始薛老师设置了一个生动的情景自然导入到这节课的内容,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从学案上来看,对情态动词的分类非常清晰,重难点突出,而且在问题的设置上采用的形式(多采用英译中)为学生搭建了阶梯,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学生的讨论形式贯穿始终,坚持以学生先自主探讨学习再呈现,老师非常细心地捕捉到学生呈现时细节中的不足并加以利用,生成很好的新的学习资源;薛老师的语言具有亲和力并及时给与学生鼓励,循循善诱.
仇旭:薛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语法课充分体现了对“少教多学”这一教育理念的有益探索,给我们以很大启迪。薛老师以学案制教学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充分开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薛老师课上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一开始老师的导入便以简单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犯的点滴错误也成为老师教学的有益素材,留下设问,最后通过学习,学生轻易便解决了前面留下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