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解读和复习建议
一、政治:新增“公司兼并与公司破产”等考点
相较于2012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说明,2013年的考试说明稳中有变,部分考点进行了微调,删除一些考点,增加一些新考点。具体变化为:删除“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及意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等考点;新增“公司兼并与公司破产”“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等考点。
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仍要做到:一、对应考纲要求,梳理每一个考点,做到点点清。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二、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做相关的练习,熟悉解题技巧,答题规范,以提高实战能力,提高自己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叁、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生活,主动思考,主动将书本知识和重要考点与社会生活有效衔接。
二、政治:多了6个必考考点
总体来看,《考试说明》与2012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其中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基本没有变化,考试内容与典型题示例进行了一些调整。典型题示例方面主要调换了一些近年来的新考题。
从“考试内容”来看,2013年必考考点总数为191个,比2012年增加了6个。其中《经济生活》仍为55个考点,增加了2个考点:“现代公司的组织形式”和“公司兼并与公司破产”,完整删除了1个考点:公司的含义,修改了12个考点。《政治生活》共46个考点,增加了1个考点:“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删除了1个考点:“国家的含义和根本性质”,修改了3个考点。《文化生活》共41个考点,增加了1个考点:“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删除了1个考点:“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修改了5个考点。《生活与哲学》共49个考点,增加了1个考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修改了3个考点。选考内容中,《经济学常识》共26个考点,删除了2个考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点和作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修改了1个考点;《国家与国际组织》共30个考点,增加了1个考点:“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修改了5个考点。
各模块中所修改的考点内容主要为删除考点中有关“含义”的部分,如商品、货币、纸币、储蓄存款的含义等均删除了,以及对一些考点表述上去掉一些具体限制,如“劳动就业的意义”中去掉了“意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中去掉了“关系”等等,还有的是对原考点进行了合并或拆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