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叁英语期中考试反思
尹惠英 2012.11
这次期中考试是区统考,难度很大,特别是听力、完形和阅读,学生很不适应,对一些较好的学生打击很大。横向比较,我上的高叁(5)、(7)与其他班的差距与高二期末持平:五班第叁、七班最后。两个班只有五班一个及格的,还只有78分。试卷难了,跟其他班的差距倒缩小了一点,而且经过考前对一些目标对象的谈心和训练,他们的成绩有所进步。如王凯、周易、龚金波、管烨、施鑫、王俊亮等。一些关键数据分析如下:
各题型得分情况比较
最高
最低
|
听力
|
单选
|
完形
|
阅读
|
任阅
|
作文
|
班级
均分
|
高二(5)
|
16/5
|
12/2
|
14/2
|
20/6
|
5/0
|
|
54.93
|
单项均分
|
10.4
|
7.27
|
8.35
|
13.5
|
2.29
|
13.12
|
|
高二(7)
|
14/6
|
12/3
|
11/1
|
20/6
|
4/0
|
|
48
|
单项均分
|
9.47
|
6.5
|
6.22
|
11.83
|
1.36
|
12.62
|
|
|
|||||||
项目
班级
|
听力10分以上
|
单选8分以上
|
完形10分以上
|
阅读16分以上
|
任阅4分以上
|
作文13以上
|
|
高二(5)
|
23
|
17
|
11
|
11
|
8
|
30
|
|
高二(7)
|
16
|
7
|
4
|
8
|
3
|
19
|
目标对象成绩分析
姓名
|
英总
|
听力
|
单选
|
完形
|
阅读
|
任阅
|
作文
|
班名
|
王凯
|
52
|
10
|
6
|
9
|
12
|
2
|
13
|
5 (254)
|
张洪臣
|
48
|
9
|
6
|
8
|
10
|
1
|
14
|
15 (242)
|
管烨
|
54
|
8
|
7
|
8
|
14
|
1
|
16
|
22 (230)
|
张俊
|
55
|
11
|
7
|
6
|
16
|
2
|
13
|
21 (233)
|
周易
|
62
|
12
|
8
|
10
|
16
|
2
|
14
|
12 (245)
|
龚金波
|
55
|
8
|
9
|
10
|
12
|
3
|
13
|
12 (245)
|
吴佳澄
|
53
|
16
|
5
|
6
|
14
|
1
|
11
|
8 (248)
|
陆晨
|
44
|
8
|
3
|
5
|
14
|
0
|
14
|
26 (211)
|
吴银波
|
49
|
11
|
6
|
4
|
12
|
3
|
15
|
12 (208)
|
蒋涵琦
|
38
|
8
|
4
|
4
|
8
|
0
|
14
|
17 (202)
|
钱祯
|
54
|
12
|
10
|
5
|
10
|
1
|
16
|
2 (240)
|
王俊亮
|
48
|
9
|
7
|
6
|
10
|
3
|
16
|
8 (211)
|
史伟超
|
46
|
7
|
5
|
8
|
8
|
1
|
17
|
22 (186)
|
施鑫
|
46
|
7
|
3
|
10
|
10
|
2
|
14
|
6 (213)
|
杜逸飞
|
50
|
10
|
5
|
10
|
8
|
2
|
15
|
9 (210)
|
许金杰
|
57
|
11
|
8
|
9
|
10
|
3
|
16
|
1 (258)
|
二、存在问题
这次考试暴露了学生两大问题:两极分化和应用能力差。尽管考前我们对各题型都做了强化训练,特别是单选、完形、阅读和作文,但得分率实在是差强人意,匪夷所思。比如单选单选15分,基本都是我们平时的教学重点,所以(5)班的章洁、(7)班的毛越能得12分,但有些同学听力加单选还不够两位数。再说听力到任务型阅读总分95分,高的有59分(章洁), 低的30分不满(徐琪、钱翔宇、夏竟一、韩诚、王雨丁晔、陆科伟、何凯、叶飞等)。
叁、 归因分析
以上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学风。首先,学生的平时作业水分很大,少数是独立完成的。其次,课堂参与不积极,效率不高。最后,课后巩固不扎实。其他原因还在于:1.学习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生仍不重视这次期中考试,前几次模拟考试也是如此。2. 心态没调整好。一些要好的学生这次没考好是过分看重这次考试,前两门语文和数学考得不好,对英语也缺乏了信心,觉得考得再好也没用,再说也不可能容易。 3. 缺乏必要的应试策略。英语题量大,平时总指导他们不要在某些小题上费时间,结果每次考试下来,学生还是舍不得放弃一些难题,总是出现后面的容易题目来不及做。
四、 措施对策
1. 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特别是要关注目标对象的发展情况。
2. 转变词汇学习方式,我们班主要以英译汉为主,达到见词知意的目的就行。
3. 强化限时训练,特别是提高完形、阅读理解的速度和能力。
4. 提高讲、评、练的质量。坚持讲考点、解题策略和答题思路;评试卷和学生,研究
学生在练习中出错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练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存在的疑点、难点和误区。
5. 提倡学生反思,重视知识的反馈。不定期抽查笔记本、集错本,经常出补偿卷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 重视朗读。要利用好早读课,夜读的时间,老师进班督导,给学生规定朗读任务并
进行随堂检测。课堂上也尽量抽出一定的朗读时间,指导学生朗读优美和典型的段落和语篇。
总之,学生已是如此,关键还在于我们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深入研究学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落实一些措施,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