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指导教师申报拟开发课程
申报教师
|
吴志凌
|
现任学科
|
数学
|
职称
|
中一
|
年龄
|
36
|
课程形态
|
|
课程类型
|
|
课程名称
|
数学文化
|
||
总课时数
|
|
适用年级
|
高一
高二
|
申报时间
|
2012.12
|
||
开发校本
课程的基础
|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叁、必修四、必修五
|
||||||
本课程目标
|
本课程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有关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严谨、灵活。
|
||||||
本课程
内容概要
|
根据必修教材中相应的阅读材料和链接材料,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曲折的人生故事和在数学的探索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如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和陈景润,他们对于数学的理解和探索、对于人类的贡献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可以将他们的事迹分散在在有关拓扑、数论与哥德巴赫猜想部分的有关内容中。
|
||||||
本课程
实施计划
|
将必修中的阅读材料和链接材料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生
|
||||||
主要教学方式
|
1.可以作专题演讲;2.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编写一些形式丰富的数学小作文、科普报告,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3.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对有关内容作形象化的处理;4. 推荐有关反映数学文化的人物传记的影片、书籍、成果给学生作为数学文化辅助学习材料。
|
||||||
课程评价方式
|
通过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成果表现形式:论文
最后成绩确定:课堂表现(20%)+考勤(20%)+论文(60%)
|
||||||
审议小组意见
|
组长: 年 月 日
|
||||||
学校意见
|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