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地理学科组>>教师成果>>正文内容
前瞻与后顾 双管要齐下
发布日期:2013-01-11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卞春尧

 

前瞻与后顾   双管要齐下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校大力开展“轻负高质”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活动。本文以探索实现“轻负高质”的途径为出发点,以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目的,阐述了前置“作业”的必要性和前置“作业”的设计,前置“作业”与后置作业的关系。结合实际论述了前置“作业”与后置作业双管齐下,是高质教学的保障。
【关键词】:新课改; 生本教学; 前置作业; 后置作业
【正文】: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理念支持下的生本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而作业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地理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可多时段、多角度切入。让每一次地理作业都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都能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就地理前置作业和后置作业的设计,谈谈自己做法。
一、前置作业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它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而且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和知识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
1、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有很多学生,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或兴趣不浓缺乏自信,所以对地理的学习产生逃避的心理,而掉队。而作业前置这一模式就是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学生意志品质为目的的。它杜绝了学生零准备入课堂,课堂教学则根据前置作业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更容易听懂,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的一个理念就是“生本教育”,教师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这一原则进行,前置作业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选择前置作业,再到学生自学完成作业,最后根据对学生前置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自学中问题所在,然后重新调整教案和实施课堂教学服务。这些环节无一不是围绕学生来实施的。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的前置作业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主,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操作等能力。比如《河流的堆积地貌》的前置作业可以布置学生动手做一个黄沙堆上面倒水的实验。学生既要善于观察联系实际,又要发挥想像,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想像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优质的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给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更自信,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广阔的知识和学习乐趣。
二、前瞻的设计策略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
     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就没有课堂上精彩的展示。前置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即“先学”有导向作用。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因此设计前置性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1、前置作业应低起点
    如果前置作业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的话,前置作业就成了一种形式,而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前置作业设计要遵循“贴进重点、降低起点”的原则,教师要设计一些相对浅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这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或小组的合作是能够解决的。比较常见的是教师可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编写成学案的形式布置;也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解答这些问题,这样的作业更适用于人文地理的学习。
2、前置作业应具有导学作用
    前置作业应是下一节课方向杆。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准备的。如学习必修1《锋面系统》时大概在11月,那时正好冷空气会频繁南下,所以在上新课的前一段时间就布置走读生每天记录天气预报(主要记录最高、最低气温;天气状况;风力、风速),并要求每个小组把每天的气温数据画成折线图,观察一段时间以来本地的天气变化,并讨论分析原因。有了这个前置作业做铺垫,学生在学习锋面系统时理解能力比以前快多了,学习气氛也很高涨。
前置性作业的效果是课后作业达不到的,但在布置前置作业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是不是每节课都要设计前置作业?是否设计了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了?这么多前置性作业是增负还是减负?前置性作业是否一定表现在课外?如果所有的学科每节课都布置前置性作业,再加上课后作业,那等于是给学生增负,所以前置性作业不一定表现在课外,我认为只要是在新课讲授之前布置的任务都是前置性作业,所以利用课堂时间也可以布置前置性作业。
叁、后置作业的地位与设计   
    前置作业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和容量,而后置作业则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后置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进自己的教学。后置作业可以选择课堂形式,也可以选择课外形式。
1、课堂作业的设计策略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能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重要作用。课堂作业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依据本课的目标精心编制,以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测试时间较短,所以作业设计的难度不能太大,以基础题为主,同时也可有意识地围绕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以及时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课堂作业的形式可适当多样化,形式多样的作业不仅能从不同角度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易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降低或延缓“疲劳期”的到来。第叁,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反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辅导,个性的问题个别交流或依靠生本小组的力量自己解决。通过课堂作业练习,尽可能使学生在课堂内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2、课外作业的设计策略
    课外作业就功能来说,可用于巩固已学知识,可用于培养学科能力,也用于引导学生研究探索。如果课堂作业是基础篇的话,那么课外作业应该是提高篇。许多课外作业带有实践运用的特点,这类作业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技能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学习能力。因此,课外作业的设计思路应当适度开放,向社会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得新知。
前置“作业”服务于课堂教学,后置作业巩固于课堂教学,目的都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两者相结合,双管齐下,才能显出更大的作用,也是高质教学的保障。
【参考文献】:
摆1闭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131-136
摆2闭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1-182
 
(本文获2012年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