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本教研组潜心研究、悉心指导、热情服务,引导政治教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全面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取得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本学期学习了“如何和谐课堂”、《核心在于课堂,课堂注重质量》等教学理念,通过理论学习和研究,提升每位成员的理论水平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理论支柱。同时提高了组员的政治思想修养。
(二)认真开展日常教研活动,扎实推进教研组建设
1.及时制定教研组计划,学期初召开教研组会议使每位教师明确本学期的重点工作。
2.开设校级公开课成为区级调研课等,使课堂真正成为课题研究的好阵地,构建和落实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吴超老师的《国家财政》、马继宗老师的《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王学群老师的《练习讲评》复习课教学等各位教师的实验课风格和思路有很大的不同。孙晔的《新时代的劳动者》、龚静洁老师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教师的新授课,每位教师所采用的办法和效果也同时成为我们研究活生生的材料。丁晓春和吴超开设区级公开课。总的来说,实验课中作业的讲评和问题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所有老师的授课得到领导和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3.完善课题网站,并利用课题网站和教研组网站进行网上教学反思交流,同时开展《打造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益》主题教师论坛活动。
4.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听课,听课节数基本达25节,听课结束后及时做好评课工作,互相交流,提出存在的问题,促进教法改进,优化了教学过程。
5.本学期利用校级和谐课堂课堂教学能力的评比活动这一平台,加强对本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检查,促使本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6、结合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市级减负增效课题研究,顺利结题。
(叁)参与校级以上活动,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各类研讨、交流会议,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本组成员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研究成果
本学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显着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利用课题研究这一平台,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每位教师能够做到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许多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点滴写成论文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教研成果如下:
序号
|
参与者
|
名称(主题)
|
获奖或发表情况
|
1
|
王学群
|
《打造高效课堂》
|
市叁等奖
|
2
|
秦建英
|
《以人为本&苍产蝉辫;凸显有效》
|
省 “蓝天杯”三等奖
|
3
|
秦建英
|
《学案导学&苍产蝉辫;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
市二等奖
|
4
|
丁晓春
|
《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式激活思想政治课堂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实践与发展》
|
市二等奖
|
5
|
丁晓春
|
让时政演讲走进政治课堂
|
区一等奖
|
6
|
马继宗
|
《给我一个舞台&苍产蝉辫;还你一片精彩》
|
市叁等奖
|
7
|
马继宗
|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
区叁等奖(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
|
8
|
吴超
|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2012年11月《基础教育研究》杂志发表
|
9
|
吴超
|
《课堂教学的“乐、情、美、智”》
|
市叁等奖
|
10
|
吴超
|
《走进心灵的艺术》
|
区叁等奖
|
11
|
吴超
|
高中政治课打造和谐课堂之我见
|
区一等奖
|
12
|
孙晔
|
《对于“穿越”文化热的教育思考》
|
省“师陶杯”一等奖
|
13
|
尹建文
龚静洁
|
省级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研究活动
|
市一等奖
|
14
|
龚静洁
|
以问题为纽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区叁等奖
|
总结本学期,政治教研组的全体教师本着以务实的作风,服务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开展各项教研工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