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物理学科组>>教师成果>>自撰论文>>正文内容
物理因实践而精彩(发表于省级刊物<高中数理化>)
发布日期:2013-02-27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吴业庭

 

物理因实践而精彩
——谈减负增效背景下实践型作业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苍产蝉辫;吴明锋
【摘&苍产蝉辫;要】
本文着重阐述怎样在实践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关键词】
观察性实践 体验性实践 制作性实践 有效提升 元认知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探究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仅仅利用课堂教学来实施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片面的,而加大与拓展实践作业的设计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补充。
如何设计课外实践型作业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性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是前苏联着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是探索科学的起点。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由苹果落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重要的“万有引力”定律。因此,设计观察性实践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比如讲到超重和失重时,取一只废矿泉水瓶装满水,在瓶底部侧面用铁钉戳穿一个孔,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答:“水从孔中流了下来”,“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当矿泉水瓶从手中自由落下的过程中还能看到水从孔中流下来吗?”学生答:“没有水从孔中流出来”,从而引出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当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低处向上加速运动时, 同学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答:“水从孔中流了出来,而且流速更大了。”于是引出了超重的概念。
   在这样一次观察性实践作业中,不仅直观地看到了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了猜想、观察、论证的过程,为新课教学时进行探究打下实践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体验性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不下汪洋海,焉得夜明珠”,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让他们置身于实际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亲历、体验,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强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比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先给出器材:课桌上放四根同一型号的试管,二根同一型号的条形磁铁,两支同一型号的弹簧秤。不给学生讲解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以及如何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而是仅告诉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可选用)用你所做的实验回答:(1)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2)相互作用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多角度多途径地再现定律的形成过程:有的学生将两根磁棒握在手中,同名极相对或异名极相对;或将两根磁棒都放在试管上或者一根放在桌面上另一极放在两试管上;弹簧秤对拉或手拉弹簧秤等多种实验得出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有的学生用两弹簧秤对拉发现两弹簧秤的读数不相等,原因是实验前没有调零或对拉的方式不对引起的。有的学生提出了较好的实验方法,将两根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根试管上同名极相对看后退的距离是否相等。
可见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叁、制作性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现在,不少学生动手能力很差,连一些简单的常用工具都不会使用,要弄断一根铁丝,不会用钳子;拧紧一个螺丝,不知道向哪个方向拧;甚至连接导线,塑料皮没剥就连在一起。现代人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要增强生存能力,必须学会动脑动手。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高中教学研究性课程安排学生做一些课外制作,可以作为制作性实践作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别的小制作。例如制作水火箭、水果电池等。笔者自己也尝试设计一些制作性作业,如学习了电水壶报警器是利用双金属片作传感器来控制温度的”后,设计这样一道作业:如何利用此装置若稍加改动即可以作恒温箱式其他自动报警装置?
这些别开生面的作业激发着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提高。
 
   清代的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更要重视“习行之功”。作业是课程动态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培养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促进教学和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将一直探索下去。
 
【参考书目】
1.张大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摆惭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廖泉瑞;曾聪根;钟俊敏,中学物理实验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摆闯闭.物理教学探讨,2009.(08)
 
本文发表于2012年12月《高中数理化》刊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