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积极贯彻学校提出的“有效教学”的策略,以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和新高考改革为重点,面向学校、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努力提高课程的执行能力和新高考的研究能力,认真做好分层施教策略研究,努力提高“五严禁令”实施后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注意教学资料特别是电子资料的积累。积极开展校本开发,重视常态教学,强化二次备课,提倡教师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课堂”,并及时对所上的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
2.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方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成长,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科研工作,抓好教研组各项常规管理,提升各项管理的执行力。
3.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实施新老结对,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积极开展各项竞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工作,积极撰写论文,努力是教师在教学水平、管理意识、业务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
4.教科研方面,认真重视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全组教师应树立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兴校思想,自觉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研究,积累素材,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交一篇论文。
叁、具体措施
1.坚持教学常规管理,使之规范有序。
(1)组内所有老师每学年要开一次组内公开课,备课组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2)组内所有教师听课要达到学校规定的节数。
(3)组内所有教师需制订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2.继续抓好备课组建设,发挥备课组集体的作用。
本学期各个备课组继续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不但统一教学进度,还要统一教材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重点题型,以及适当地降低要求的内容。坚持每周有小单元练习及大单元检测制度,备课组长出好单元练习题。把握好每个数学单元的质量。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无论是教学教研,都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致包括:教育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和理论的专业化等。这学期以此为主题,组织教师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这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关键在于落实,这学期对于学校的发展很关键,对于每位教师都是一个全面提升的机会,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要从“学科教师”转化为“文化教师”,我们在持续不断地努力,在“距离中寻求接近”,在践行中寻求实现。
叁、主要工作安排
2月份
1.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2.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教学常规要求以及围绕备课组微型课题展开讨论。
3.校级公开课:白奕波、庄晓燕、
4.召开2013届高叁数学备课组长会议。分析上学期高叁数学期末考试,对高叁数学教学提出合理建议,提升复习针对性和有效性。
5.区级课题制定计划,确定本学期工作任务。
3月份
1.各备课组围绕微型课题开展活动。
2.开展高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提高高一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水平。
3.校级公开课:张友东、周艳清、顾海燕、李栋
4.开展课题活动,布置下一阶段任务。
4月份
1.做好期中质量分析。
2.组织教师学习考试说明,参加常州市组织高叁数学第二次研讨会,高叁数学研究课。
3.校级公开课:吴志凌、金立亚、王斌
4.高二数学教材教法研讨会。请骨干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促使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组织学生参加高一数学解题竞赛。
6.开展课题活动,交流一个月来的工作情况。
5月份
1.组织“苏锡常镇高叁教学情况第二次调研”的阅卷、研讨工作。
2.校级公开课:谭晓春
3.通过开设研究课、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研讨活动。并就遇到的困惑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6月份
1.了解高考最新动态与趋势,分析两次模考的数学试卷与高考数学试卷相关度,为今后高叁数学复习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2.开始组织期末复习工作。
3.每位教师写好学期总结和反思。
4.各教师做好期末的监考工作并做好期末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