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物理学科组>>教师成果>>自撰论文>>正文内容
一个篱笆叁个桩,一个好汉叁个帮(祝秋莹12年区一等奖)
发布日期:2013-03-04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吴业庭

 

一个篱笆叁个桩,一个好汉叁个帮                        
             ——浅议学习小组在物理错题纠正中的作用
 
【摘要】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在错误发生以后,有的学生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纠错,导致相同的错误屡做屡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建立学习小组对于错题纠正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纠错 学习小组 有效手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物理的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学生的各种错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纠错,使学生不要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错,值得教师深思。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过很多方法,最终发现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处理错题的纠正效果显着,学习小组这种形式的真正魅力就在于让优生“锦上添花”、让中等生“激流勇进”、让学困生“后来居上”。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学生在作业中会出现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失误的原因却不相同,有的是课堂上没有听懂,导致课后作业无从下手;有的是审题不仔细;有的是粗心大意或计算错误;还有的因思维定势而导致的错误……真是无奇不有。
    纠错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出错的地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事实表明不少学生没有重视错误的订正工作,而教师这一方面也没有能够有力地监督到位。
    1.学生层面
    很多学生面对错题所选择的是能拖则拖,有订正的意识,没有订正的欲望与主动性,意识不到自我纠正的重要性,更谈不上深层次的错题归因分析与自我反思与反馈。
    2.教师层面
    教师往往都很重视错题的订正和检查,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精力有限,订正以后的后续检查显得苍白无力,敷衍了事的学生不在少数。
    二.学习小组的优势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师的单一讲授改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错题订正的过程中,学习小组这种形式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
    1. 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学生的发展不能由父母包办,也不能由教师代替,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主体性的发展。错题的纠正虽然只是学习上的一个环节,但是学习小组给学生们提供了做学习的主人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安排,自行组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小组学习进行错题交流,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能使学生对错题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能够使学生在纠错、改错、说错中感悟道理、掌握方法。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不断提高自主识错、纠错和辩错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能力的生成。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收集的错题在后续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避免学生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3. 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空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互相尊重,活动中既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帮助,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就会变得更加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学会了承认他人的优点、容忍他人的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些对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帮助很大。
    叁.如何利用学习小组切实做好纠错工作
1.小组成员的组成要合理
    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潜能,分好组是前提。只有具有良好合作、交流意识的同学才能在小组间起到调节、组织作用。在分组的过程中,笔者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根据均衡分组的原则,设计了“1+4+1的组合,1名优生,4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这样的组合里既有领头羊,同时负担不会太重,有利于集体共同进步;其次从学生的性格出发,对于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尽量安排在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的小组里面,那样避免了他性格因素造成的有话不敢讲,有问题也不提出来解决的状况。实践表明,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学习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效率较高。
    2.学习任务要明确
传统的习题讲评是全班齐步走,容易顾此失彼。建立学习小组可以兼顾到不同层次的需求。为了避免合作学习出现徒有形式,有形无质,学习任务应该明确到位。
学习任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任务,也就是即将要解决的任务。在布置这类任务时,要将任务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层次,作出不同的要求。笔者在布置任务的时候,面对的是小组长,将基础题、简单题、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题目归为础类题,将有容易混淆的概念、相似模型构成的题目归为叠类题,将难题、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解决的归为颁类题。要求是:础类题尽量留给学困生来解决,其余成员倾听,适时给与意见,给学困生锻炼的机会,不断培养他们良好的解题习惯;叠类题由中等生或者小组长解决,但是不能阻止学困生解答,机会人人均等;颁类题先由成员和小组长共同讨论,不一定要有结果,但是要求讨论能够抓住题目的某个条件展开,不要不着边际。为了使得交流讨论的效果得到保证,让小组成员都能够得到发展,小组长这个角色很关键,小组长需要有善于启发引导组员积极讨论的技巧。学习小组刚成立的时候,笔者是这样支招的,要求小组长在讨论过程中这样引导:这个物体受力如何?可能做什么运动?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道题你们认为哪个条件比较特别?多问组员的想法,而不是开讲坛、作报告,都听他一个人讲。另一类任务是长期任务,也就是课后巩固强化求错成果的任务。这个任务是针对传统的习题讲评的不足之处设计的。传统的错题讲评中,教师花了大力气处理学生问题集中的错题,同时要求课后认真订正,并检查订正情况,但是下次再遇到相似的问题,错误率仍然很高,主要问题就处在学生没有重视错题,认为课上听懂了就等于解决了错题,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对学生来说,曾经做错过的问题往往先入为主,在学生脑海里根深蒂固,不从思想上重视并付诸行动,不可能达到订正的效果。在学习小组中,需要一名同学担任副组长一职,负责记录所讨论的题目、做错的人数以及错选的选项,在经过大家共同探讨后,解决的情况如何等,小组学习结束时,将未能解决的问题汇总到老师那里,等待统一解决,另一个任务是课后巩固强化纠错的成果。学习小组的优势在于,小组成员人数较少,对每个成员的习题完成情况记录清晰,而副组长会在当天、第2天、第7天都对组员进行检查,检查的要求是能够对着一道没有写答案的题目准确无误的写出解答过程,选择题要求讲清理由,由于检查任务有时候比较多,副组长可以分配给组员相互检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笔者会在一个月结束的时候,将各小组成员纠错后还反复出错的题、容易混淆的题目等统计出来进行错题再做,并将小组成员的完成情况作为终期评价的依据,如此一来,全组成员的热情都很高,每位学生都非常看重小组的集体荣誉,谁都不愿意拖小组的后腿。
3.在小组中重视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组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笔者在实践的初期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景:优等生侃侃而谈,中等生附和附和,学困生沉默不语。我试图利用语言打破这种局面,叫停了讨论,要求大家全员参与,但是效果不好。课后我在午休时间个别找了几位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了解情况,才知道他们不是不想说,而是不会说,有人提出可不可以给他们点时间准备准备,他们也想在同学面前“滔滔不绝”。听完他们的想法,我意识到在学习小组模式下,个体的独立思考不可或缺。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才能达到一点即通、互相交流的目的。因此,在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前,笔者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才能更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
4.小组交流时教师加强指导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不能出现教师由昔日的“主角”变成“旁观者”的情况。错题纠正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在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名参与者、一名自由人,可以随时加入某个小组的学习交流、倾听学生的讲解,也可以作为讲解人帮助某个小组解决问题。笔者所带班级为物理生物组合,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班级的优生不多,在分组的过程中,有两个小组一直没有物色到理想的领头人,所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会常常关注那两个小组的情况,在他们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组长讲解后同学不认同的情况的时候,我会慢慢踱到那边,在一旁听他们的争论,也不轻易插话,学生都很要强,当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就会看着我说:“老师,你来说说呢?”这时候是教师介入的最佳时机,通过前面的争论,问题的矛盾已经白热化,我只要针对他们的疑问单刀直入,给出有力的依据,已经进入讨论状态的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矛盾冲突中的生成更易被学生接受。
5.注意合作学习的评价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评价机制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学习热情和行为方式,为此,“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特殊的学习形式其评价机制也应当有其特点,准确、恰当、有效的评价便显得格外重要。
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因此,要让评价发挥出它的多重功能。
(1)学习内评价。瑞典学者马顿指出:“学习就是鉴别”,这里的鉴别指的就是学习内评价。学习内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首先不能忽视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需要小组成员积极投入当中,认真思考、踊跃发表见解。自评和互评引入课堂,可以使评价更公平、公正,也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正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指出的那样,“评价和学习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当学生参与评价时,他们应能从这些评价中学到新东西”。同时,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时刻处于别人的监督之下,青少年强烈的自尊心和变现欲会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努力表现,将自己良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对于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讲,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学习的作用。其次,教师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写作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应及时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
(2)学习外评价。学习外的评价笔者分两部分进行。首先,是对于本次学习活动的评价。在分组学习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千万不能流于形式,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是对于错题纠正的分组学习,成果往往没有共性,笔者常常是在各小组上交了疑难问题以后,将某些小组能解决的题目再转交给他们,由他们的成员给全班讲解,教师适时恰当地给予评价。在问题都解决以后,教师还需要对本次小组学习的学习过程、小组体积合作情况、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做出书面评价,作为学习小组终期评价的依据。其次,是对每个月的错题再做的结果的评价,这项评价笔者十分重视,在终期评价中所占比重较大。大比重的目的是告诉学生,纠错的目的是不要重复犯错。事实表明,利用学习小组的集体力量解决这一问题,比传统方式下教师的单向检查效果好很多。
总之,错题是宝贵的资源,用活用好它,能促进学习重点的把握,切中难点的所在,利用好错题不仅可以舍弃题海苦战,实现减负,更能推动课改,促进师生共同健康地成长,而学习小组这种形式无疑是解决学生错题订正不到位的良方。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变式理论的必要发展摆闯闭.中学数学月刊,2006,(1):2
2. 丁邦平.从“形成性评价”到“学习性评价”: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摆闯闭.课程.教材.教法,2008,28(9):2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摆惭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王国平.怎样做好物理纠错摆闯闭.物理教学探讨,2012,(5):35-3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