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二:融入社会之融入民族文化
2013/3/19
一、自主复习:(阅读复习指导P63-P65,尝试整理知识点,并做好笔记。)
1.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 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民族居住有何特点?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叁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3)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有何意义?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中华民族的主要载体是什么?什么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2) 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
(3) 青少年如何承担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
3.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含义是什么?
(2) 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3) 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4. 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2) 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丰富和发展?
(3) 为什么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
二、课堂探究
材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汉民族和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合作中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中,中央政府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极大增强。
材料二: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从秦统一后的2000年,中国的统一时间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占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有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根据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2)“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认同。今天,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对促进民族团结有何意义?
中考复习叁:融入社会之参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一、&苍产蝉辫;自主复习:(阅读复习指导P65-P68,尝试整理知识点,并做好笔记。)
1.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其含义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与国家性质之间是什么关系?
(3) 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分别是什么?
(5) 连线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1)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其中最基本的是什么?
(2)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他由什么决定的?
(2) 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3)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4)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5) 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6)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作用分别是什么?
4.多种分配方式
(1)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坚持怎样的分配原则?
(2) 在 ,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人们投入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分配收入。
(3) 一切合法的&苍产蝉辫; 和合法的 都受到法律保护。
(4) 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1) 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措施有哪些?
(2)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关注贫困群众的生活(关注民生)?
(3) 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核心、重要意义?
(4) 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关键是
(5) 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二、 课堂探究
1.复习指导笔85&苍产蝉辫;11题 2.复习指导笔86&苍产蝉辫;12题
3.2013年2月28日上午,我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总结2012年全市“叁
农”工作,部署2013年目标任务。市委书记阎立充分肯定了2012年全市“叁农”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要富裕农民生活,既要注重稳定和提高农民工资性、家庭营业性收入,更要着力提高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构建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据会上资料显示,2012年常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38元,比上年增长17.4%,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收入总量创历史最高记录。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家庭营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拉动。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加大对“叁农”支持力度,有效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全市主要农产物产量可观,价格基本稳定,带动了农民家庭营业性收入的提高。
(1)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市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