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话说清明》。
人间四月,春意盎然。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了。唐朝大诗人杜牧曾写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就提到了清明节,并写出了清明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延续了 2500多年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一个与二十四节气重合的节日。孝子们无论多远,都要赶回老家拜祭自己的先祖!对于清明节的由来,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有人要杀害晋国国君的大儿子重耳。重耳在大臣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几天几夜找不到吃的东西。重耳饿得眼冒金星,他的大臣介子推偷偷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国君,他想封赏介子推以表感恩,不料介子推和母亲竟然被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了。重耳和晋国的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在清明节插柳扫墓,代代相传,清明就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一度表达对祖先和已故亲人缅怀与感恩的日子。
从2008年开始,国家规定: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我们的法定节假日,2009年,清明还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清明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她饱含着我们对先祖的铭记与感谢,更成为了无形的道德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的载体。
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渴望,她不在于任何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真实情感。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我们会追思故人、缅怀英烈,同时也把她看成一个感恩的节日。
首先,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是他们留下绵远的血脉,留下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博大精深的知识宝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根,无论你身在何方,说着何种语言,祖先留下的血脉永远相连。
其次,要感谢我们的先辈。众所周知,近代中国,苦难深重,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多少仁人志士为之东奔西走,多少先烈因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应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感谢他们带给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第叁,要感谢我们的父母。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花尽了心血与汗水。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你是否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勤付出?你是否感受到了父母对你的养育与呵护?当然,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天之大,唯有父母的爱完美无瑕。
第四,要感谢我们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老师教会了我们求知和做人,面对老师的辛勤劳动,我们应当心存感恩,听从老师的谆谆教导,以最大的进步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第五,要感谢同学之间的帮助。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珍惜和同学相处的美好时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信赖,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珍贵的友谊!
第六,要感谢社会给我们的温暖。关心弱小,关注社会,热爱集体,用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社会。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用贴心的话语、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让爱心在我们身边传递!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饮水当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善良的开始。感恩,会使我们的心灵如沐春风。
感恩吧!在这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感恩吧!让我们重拾传统文化,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感谢天下所有爱我们的人!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