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动态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英语学科组>>教师频道>>课题研究>>正文内容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日期:2013-04-04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张静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而不同的心理活动在其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
关键词:&苍产蝉辫;心理     健康    英语教学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压力十分大;父母往往也给予较高的期望。来自社会、家庭、教师以及自生的压力,使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不但学业成绩受到影响,也影响身心健康。于是很多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焦虑。针对这一情况,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平时在教学中是这样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和教学法教授克拉申曾指出,学习外语要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性输入,二是解除心理障碍问题。
布卢姆在情感教学理论中也指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学习意识淡薄,有的甚至对英语学习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是基础弱而导致的信心不足,如果对之加以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操。
在农村初中中,英语教学尤其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健康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充分发掘教材的优势,使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学习奥秘,培养高尚的情操。下面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简单的探讨。
二、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首要一点便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清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刻板生硬,死气沉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是不可避免的。有一次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往窗外看,而我正好要现在进行时的内容,于是我问:“Zhang Hua,what are you doing?”他听到老师在叫他,而其他同学也望着他时,才回过神来,我于是顺其自然地说出了一句:“You’re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but please don’t do it like that in class.”他意识到我是在善意地提醒他注意听讲。全班学生也会亲切地感觉到老师对学生不是敌视的而是友好的,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学习的气氛也会越来越好。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经常采取排斥的态度,轻视他的能力,低估他的学业,并经常施以惩罚,久而久之,这种学生也会对这个老师、这门功课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
叁、倾注真诚的师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即教学就是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能对英语学习有安全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1、平视和尊重学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心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才智能力,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在尊重学生问题上,我们要经常反思(王淑娟,2010),在我们的教学行为中,其实是有许多无视学生之处的。比如:教单词时,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默写,错了要罚抄几遍,这种做法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利益,尊重孩子的发言,聆听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权力,使他们主动、乐意地参与至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在教单词的过程中,单词量50-200-500-1000-1500-2000-3000,依次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背诵单词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2、信任和宽容学生
    我们要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信任和期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要多赞美,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要知道“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要经常对他们说“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等激励性话语,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任务让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从而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学好英语的信念。即使真的犯错误,也不要过份指责,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想一想。在一个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无耽于教师的惩罚,同学的讥笑,减少心理障碍,大胆练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3、赏识和赞美学生
    赏识和赞美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在课堂上,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的表扬用语:“Good! Great! Super!Well done!Exellent!等.总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老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四、优化学生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
    1、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交往
    自信心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前提(黄娱,2001)。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学好英语,可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往往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为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分析他们的薄弱环节和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功体验。其次,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指导,对多数学生予以切实的关心,帮助他们弄清成绩差的原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必要的肯定、表扬和鼓励。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做的练习,要面向全体分开层次,承认差别。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帮助他们完成。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喜悦,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逐步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逐步引导他们学会交往。
    2、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合作交往
    当今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课堂上缺乏探究精神及与别人互动交往、沟通、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体验。这是叁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一种境界。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次面、多层次地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在合作交往的活动中,锻炼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3、加强语言实践训练,培养学习的意志品质
    交际能力是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只有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才能提高。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如:教师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教学:设立值日生与教师对话制度;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和收集有关英语知识,组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等等。在交际活动中,学生说的英语出现语音语调不准确或语法有错时,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交际活动后指出来或予以纠正,不要随意打断学生说话。对一些小错误可以忽略不计,不必强求学生说的每句话都准确无误。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克服交际过程中怕说的心理障碍,从而增强学生投入语言实践的信心,磨炼学生的意志。                                                      
4、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心理健康的缺陷,切实解决问题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其学习的方法、手段与用母语为主进行授课的其他学科不同,学习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其特殊性。当然学生学不好英语也是由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在学习英语最初阶段,有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些自卑,怀疑自己说不好,被人模仿、笑话,不敢冒然举手,怕引来嘲笑,对于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还有的由于家庭环境、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学生性格孤僻、沉默
寡言。即使他们有敏捷的思维,所有的问题都会回答,但是这种心理原因也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使他们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课堂回答,甚至还会产生躲避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根据儿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而又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黄金香,2005)。例如,让他们有机会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表现自己。在显示才干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萌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力的欲望。
    对于那些比较自卑的学生,教师不仅用语言,更应该用行为来暗示,增强其自信。教师在提问、或者评价奖励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降低问题的难度、让这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用成功去激励更大的成功,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直接兴趣。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英语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我们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能。
英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学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以情优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充分发掘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底蕴,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合格新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将心理健康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王淑娟 2010 《现代农村科技》
2、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王金香 2005 《河北教育》
3、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黄娱 2001 《湖南教育:综合版》
 
本文获2012年江苏省“蓝天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